第(2/3)頁 被洪熙官反唇相譏道:“你想負責(zé)任都找不到目標(biāo),只好玩五只打一只!” 他們離開馬德里,不再往回走,而是向北,到達畢爾巴鄂,在那里等待東南艦隊,這是約定好的,西班牙人也派出了領(lǐng)航員。 時間差不多好,沒等幾天,編隊到了,正式告別西班牙,往法國而去。 西歐大國法蘭西! 不過,相比于在葡萄牙和西班牙受到的熱情款待,法國人顯得冷淡多了。 他們只派了一位外交副大臣馬丹先生前去法國西部港口勒拉弗爾迎接他們(西班牙人派了快船去通知法國人),對他們是客氣而疏遠。 畢竟東方人派出了遠洋艦隊到來,值得法國人表示敬意。 但法國人不是亞洲海域的大玩家,他們有一些船只到達亞洲,整體而言并不多,主要還是貿(mào)易,對于開戰(zhàn)奪取地盤不感興趣,法國的艦隊也不強。 法國人的重心在歐洲本土爭霸戰(zhàn),現(xiàn)在的國王是路易十三(好酒),法國艦隊的崛起要到他兒子路易十四時期,但現(xiàn)在有了顏常武,路易十四能夠威風(fēng),還是兩說。 洪熙官跟隨著馬丹先生去了巴黎,坐了三天的冷板凳,別說馬丹先生,其余法國的外交官員都沒再見到。 于是洪熙官自得其樂,與同伙們巴黎觀光。 那時期的巴黎,雖然有些氣象,但亦要到路易十四才不惜花費巨資修宮殿、造花園和建廣場。 建筑上不出彩,給華人們的感官更是難受-----巴黎非常骯臟,屎尿橫流,污穢不堪! 歐洲城市市民們,沿襲了羅馬帝國的傳統(tǒng),把屎尿從窗戶傾倒在街上,街上的糞便又被人腳、馬蹄踩踏碾壓,一層層鋪在街面上,如千層餅……氣味的酸爽,好好想象。 歐洲還是有點進步的。在17世紀(jì)的法國巴黎,按照法令,不能白天潑糞,因為城市道路狹窄,樓上傾倒屎尿,路上上無處可躲。晚上傾倒屎尿前必須喊一聲“注意尿”,提醒路人及時躲避。而在之前的歐洲,人民擁有隨時潑糞的自由,至于潑糞之前會不會提醒一聲,全看這個人的素質(zhì)了。 曾有史記載有次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在巴黎城中巡視的時候,也曾經(jīng)險被樓上潑下來的排泄物擊中。 路易十四修建凡爾賽宮,一定程度上就是想避開巴黎大屎坑,換個新環(huán)境,不那么臭。(這不是黑法國人,修建好的凡爾賽宮居然沒廁所或者盥洗設(shè)施,王太子也得在臥室的壁爐內(nèi)便溺,這對路易十四不算什么,因為他一年只洗一次澡?。? 所以高跟鞋就是這樣產(chǎn)生的。最初高跟鞋是男貴族穿的,為了防止貴族們高貴的腳陷到屎里。歐洲的公爵伯爵們,就是穿著高跟鞋,踩著糞便和泥水,還要小心頭頂?shù)谋阃翱找u,走在狹窄的巷子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