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清軍所向披靡,攻打城市,沒有打不下來的(天津除外),沿途明軍紛紛讓路,逃跑。 唯有北歸時,清軍在天津楊柳青遭遇伏擊,導致俘獲的東西被搶走了一部分,否則更多! 敢膽生毛去撩清軍的自然是天津總兵周遇吉,他在天津閑得沒事做,不過也難以出擊,北虜一直有游騎兵在天津附近警戒。 但當北虜諸部北歸時,原本在天津附近的游騎兵消失,周遇吉派騎兵偵察,聽聞北虜有一大部分將經過楊柳青,不由得大喜,立即下令出兵! 當時四月二十八日,楊柳青柳樹長起,遮攔視線,周遇吉率步兵五千人,皆用火槍,騎兵有五百,則使刀弓,伏于道左。 清兵大至,領軍的是鄭親王濟爾哈朗與輔國將軍務達海,他們的隊伍龐大,除了三萬押運兵馬,還有八萬明人,以及大量的財貨,隊伍延伸連綿二十余里! 兩酋還是很慎重的,派出大量的斥侯偵察周邊環(huán)境,可惜苦心白費,清軍橫慣了,吊兒郎當,偵察搜索得馬馬虎虎。 當他們前軍過去,中軍過楊柳青時,明軍從柳樹林中殺出來時,他們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目光! 兩邊一交戰(zhàn),清軍即潰,他們的部隊分得太散了! 對上敢戰(zhàn)的明軍,當明軍端著明晃晃的刺刀上前時,清軍不是戰(zhàn)斗,而是逃跑! 逃沒逃掉,被明軍騎兵追殺,本來清軍馬術強過明軍的,卻跑不快-----馬上裝太多的東西,逃不掉,戰(zhàn)斗也無法機動,給明軍騎兵追上來,一刀一個,結果了他們。 周遇吉這一戰(zhàn),殺掉了清軍二千,搶回了二十萬兩白銀的財貨和二萬明人,那些明人被救回來,千恩萬謝的。 同行的東南軍叁參謀得出了一個精辟的論斷:“八旗滿萬不可敵。過十萬就是慫包!”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