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東南府諸事順遂,進入發(fā)展的快車道,而大明明卻是苦B得緊,陷入困境。 公元1642年,乃明崇禎十五年。 二月,李自成破襄城殺陜西總督汪喬年。 如今李闖王打出了風頭,殺上個把總督都不是件事,至于殺什么總兵、參將簡直不值一提! 李闖王包圍開封重鎮(zhèn),官軍交戰(zhàn)不利,無法解圍! 在這種情況下,北京天牢大獄的一位清瘦老人得到了釋放,剛出獄不久,天使即至,老人官拜兵部侍郎(國防部副部長),著他率勁旅以解開封之圍。 他就是孫傳庭,大明最后的希望。 孫傳庭(159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鎮(zhèn)武衛(wèi)(今山西代縣)人,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進士。 算得上他是明朝中“以文臣行武事”的佼佼者, 崇禎九年(1636年)三月,他請纓任陜西巡撫,負責剿滅農(nóng)民軍,在榆林建軍,號為秦軍。 老闖王高迎祥進攻西安。孫傳庭領秦軍鎮(zhèn)守,高迎祥無法攻克,遂意圖自子午谷入,直逼西安。孫傳庭料之,在子午谷的黑水峪以逸待勞,激戰(zhàn)四天后,高迎祥潰敗,后被俘,送往北京處死,而其外甥李自成繼任闖王。 新任闖王同樣在孫傳庭手里討不了好,崇禎十一年(1638年),他與洪承疇在潼關南原以重兵埋伏,使闖王李自成部幾乎全軍覆沒,李自成僅以18騎兵突圍而走,一時心灰想死! 明朝官員最大的敵人往往不是外敵,而是自已人,孫傳庭和頂頭上司楊嗣昌及中官高起潛矛盾頗深,兩人隨手搞他,一里一外,一唱一和,搞得孫承宗居然耳聾了! 孫受不了,引病告休,結果這么一個功臣,楊嗣昌仍不放過,言孫傳庭稱病乃推托之舉,惡毒地說孫承宗如“白起不應召也!” 白起是怎么一回事? 他與秦王不和,不肯領軍作戰(zhàn),秦王怒,賜劍白起,令其自盡。 這還得了!崇禎帝偏聽偏信,聞言大怒,將孫傳庭貶為平民后,又將其禁囚,以待判決。 楊嗣昌倒臺,崇禎帝手里無人可用,只好將孫傳庭釋放,著他領兵對付流寇逆賊。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孫傳庭是個傳統(tǒng)文官,領了詔命,匆忙出京。 他離開后,崇禎皇帝心中稍安,但按下葫蘆浮起瓢,另一個憂慮可怎么解! 皇宮,欽安殿,供奉著三清祖師,檀香沁人肺腑。 香煙一股股的飄向空中,大明帝國皇帝的默祝也隨之飄向了那無邊無際的虛空之中。 崇禎皇帝與周皇后共同參拜三清祖師,祈求國運昌盛。 周皇后,蘇州人,父親周奎,母親丁氏是周奎的繼室,家境清貧,周氏年幼時就操持家務,遷居北京后,周奎在前門大街鬧市里以給人看相算命謀生,生活艱苦。 但周奎的女兒爭氣,天啟六年(1626),當時的信王朱由檢為了大婚挑選王妃時,主持后宮事務的懿安皇后,以長嫂代母的身份,從眾多候選人中挑選了周氏。朱由檢即位以后,周氏就由信王妃晉升為皇后。 周皇后是位仁心賢德的女子,掌管后宮之后,特別節(jié)約,削減了不必要的花費,也不為自己的親屬在皇上那里乞討恩澤。即使逢年過節(jié),大臣命婦們?nèi)氤瘏①R,她所給的賞賜完全按照禮節(jié)規(guī)定,從不濫加施予。 她與皇帝是結發(fā)夫妻,之間的感情不錯,見皇帝心情不樂,特意與他到欽安殿燒香拜圣。 拜過三清,皇帝心情轉好,對周皇后道:“朕心甚喜,三清祖師必會保佑我大明順順利利!” 周皇后亦道:“陛下乃天下共主,親自求請三清祖師,得他們保佑,大明中興有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