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節 騎兵師登臺-《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3)頁
大校場上,軍旗招展,鑼鼓喧天,戰馬奔騰,將士精神!
初時,臺灣地多人少,校場占地面積廣闊,足夠
領袖顏常武一身戎裝,雄姿勃發,身跨一匹雄駿的阿拉伯馬進場。
臺灣缺馬,但弄匹好馬給領袖不成問題。
他每天都鍛煉身體,體能鍛煉加上適當的飲食、良好的休息和不近女色讓他體能充沛,肌肉鍛煉讓他沒有白斬雞的身材,而是肌肉發達顯而易見。
這樣的一個領袖,里里外外都充滿了力量,受到了軍民的極大崇拜,當他出場的時候,軍民激動地高聲道:“領袖金安!”
領袖則回答道:“大家身體好!”
所到之處,軍民們的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看到一聲聲充滿敬意的目光,跟隨他的軍政要員們無不與榮有焉。
孫承宗亦伴駕左右,心忖道:“要是他愿意的話,只怕即時黃袍加身,不在話下!”
“不過他很聰明,懂得‘廣積糧,緩稱王!’在背后猛橇大明的墻腳跟。唉,說起來自己曾食明粟,深受國恩,卻是大明滅亡的推手與幫兇啊”
孫承宗非常明白,東南軍曾經在寧遠錦一線投入兵力,只要東南軍愿意,包保讓北虜無法南下!
道理很簡單,東南軍稱雄海上,自海上向近海的寧遠錦支持,狹路相逢,北虜騎兵根本無用武之地,反倒在東南軍密集的槍陣下飲恨!
但領袖太狡猾了!
他出兵寧遠錦打北虜,贏得了名聲。
又借大明官員之手,把東南軍撤退:如此委屈地說不是我們東南軍不想打北虜,而是大明官員不識好歹。
撤退之后,坐看大明如日月西斜,領袖一笑置之!
孫承宗相信,大明已是尸居余氣,時日無多!
未來爭奪大明江山的必然是領袖與黃臺吉!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右旗|
旬邑县|
阳信县|
黎川县|
东莞市|
石棉县|
来安县|
顺平县|
浪卡子县|
襄城县|
营山县|
延川县|
博野县|
西华县|
长垣县|
墨脱县|
汉阴县|
壶关县|
岳西县|
黄石市|
自治县|
佛教|
博野县|
阿图什市|
罗山县|
高要市|
旬邑县|
临桂县|
龙里县|
延长县|
祁门县|
江陵县|
嘉定区|
兴安盟|
尼勒克县|
会理县|
湖北省|
兴安盟|
伊吾县|
安塞县|
鱼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