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22節 三進士見孫承宗-《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3)頁

    領袖賜園,以好看為主,而他得園,則以實用為上,他漸漸地開辟菜地和種植經濟作物,例如果樹、香花還有池塘養魚給家人吃,種蓮蓬夏天觀賞,冬天吃藕藕,種竹,吃竹筍。

    所以說,中國人拆臺、窩里斗不遺余力,有人告到領袖那里,說孫承宗不領情,居然擅動御賜之園,在園內取消花叢而種起了一排排的菜!

    而領袖則大笑曰孫承宗乃正宗的中國人也!

    在中國,貴人和土地是結緣的。

    天子每年都要下地耕種,宮中貴婦則要養蠶紡紗織布,以示親農。

    諸葛亮耕種于南陽,陶淵明躬耕于田園,不管他們是不是作秀,但中國的貴人從來是不以種地為恥的。

    中國人的種族天賦是種地,有地盤想的是種米、種菜,最起碼也種果樹!

    因此領袖不但不罪孫承宗,反倒賜孫承宗玉章一枚,上刻“退思園老農!”

    孫承宗遂以之為私章,自此之后有空就在退思園鼓搗,菜園越開越大,里里外外打點得井井有條,里面青蔥、大蒜、冬瓜、苦瓜、地撤、花椰菜、紅蘿卜等等都給種上了。

    正干得熱汗騰騰時,突見管家手拿三張拜貼在一側恭候,孫承宗不悅地道:“我不是交代過你今天不見客的嗎?”

    管家回到:“回老爺的話,他們說是同鄉,自大陸而來,今天剛到,特來拜訪老爺,領受老爺教誨!”

    咳!

    這人在江湖,身不由已,臺灣官民都知道孫承宗周日不見客,無人來打擾他,但是外來客不知者不能罪也。

    他嘆了口氣,伸手拿過拜貼來看,頓時精神一振!

    頭一張寫的是“同鄉世教侄天啟五年賜同進士出身秦士奇公庸拜手書”,第二份則是“天啟五年賜同進士出身廣東番禺羅奕儒子云敬拜”,第二份為“天啟五年賜同進士出身湖廣江陵孟名世鐘山敬拜”。

    原來是三位大明進士秦士奇(字公庸)、羅奕儒(字子云)、孟名世(字鐘山)來拜,后二份也就罷了,孫承宗卻是知道秦士奇的,山東金鄉人(所以與承宗所籍山東高陽能稱得上同鄉,古代拉關系,同省亦可作同鄉),自幼聰穎過人,才華出眾,性情疏雋,以節操自持,名聲被世人所知。

    他是天啟五年的進士,授昆山縣知縣。當時宦官魏忠賢專權,黨羽在各地為其建立生祠,士奇拒絕執行,稱病封印,被囚禁半年之久,因此震動官場,孫承宗亦知其名。

    須知九千歲那時氣焰囂張,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那種,秦士奇小小一個知縣,敢跟他作對,了不起!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洮县| 赣榆县| 三江| 炉霍县| 六安市| 中西区| 阿坝| 苗栗县| 远安县| 东丰县| 合水县| 崇左市| 石景山区| 曲靖市| 吉林市| 芦山县| 张北县| 平阴县| 自治县| 盐山县| 盱眙县| 丰城市| 海晏县| 三河市| 玛纳斯县| 射阳县| 朔州市| 南漳县| 新余市| 余干县| 太和县| 铜陵市| 双鸭山市| 卫辉市| 东乡县| 台南县| 梁河县| 上林县| 镇平县| 乌鲁木齐县| 定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