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節 到達摩加迪沙-《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3)頁
大家都聽了他的話,于是就開船駛近海岸邊,睜大眼睛尋找海港。
船上帶有修復的材料,但海港的幫助對于海船更大,至少船上的材料能省就省,否則天知道會落到一個什么叫天不應喚地不靈的地方,那時船上的物資就彌足寶貴了,這也是海船只要有可能,總是要備齊各種物資和食水的原因。
按海圖找尋,他們還真的找到了一個大海港:摩加迪沙!
海岸上高聳入云的清真寺尖塔,一排排古老的阿拉伯城堡,還有一座天主教堂極為醒目地矗立在海岸邊,周圍則是紅毛番的炮臺堡壘。
那是一座以白色為主要色調的城市,在晨曦中漸漸顯露出它清晰的輪廓,這就是摩加迪沙。
摩加迪沙,中國古稱木骨都束,是一座于東部非洲偏北的印度洋岸海港城市,位于國境東南部,瀕臨印度洋西岸,地處謝貝利河流域,雖然距赤道僅有200公里,但氣候涼爽,林木蒼翠,是索馬里的風景勝地。
也叫做駱駝城,等東南軍上岸時發現,此地的駱駝比人還要多。
它還是一座歷史古城,索馬里自古被譽為“乳香和沒藥之邦”,曾是出產乳香和沒藥最多、歷史最悠久的地方。公元前1000多年以前,一位名叫汗努的埃及貴族受埃及法老派遣來摩加迪沙購買香料,之后,希臘、波斯的商人和中國的航海家相繼而來。12-13世紀,繁華興盛的摩加迪沙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乳香和沒藥市場以及象牙和皮革的貿易中心,就在百多年前,明朝的三寶TJ鄭和曾經兩次遠航到摩加迪沙。
在平行空間里,索馬里海盜久負盛名,摩加迪沙成了一座滿城AK,無法無天的恐怖城市,但在此時,摩加迪沙是一等一的非洲大港口,繁華蓋于非洲諸地。
港口匯集了各國船只,記者姚文啟和博物學家陶元藻隨眾上岸,見到街道上行人川流不息,各色人種皆有,倒是不見華人,蓋因領袖有話在前,華人之船不得過紅海那邊,最多到達西奈半島。
領袖愛民,但責任有限,力不從心,非洲是不湊熱鬧的,所以華人少到非洲。
此地由紅毛番主導,在歐洲人的航海發現時代,葡萄牙人宰制了整個非洲東岸,而摩加迪沙也當然無法免除葡人在十六世紀時入侵的命運,葡萄牙人在此間建立了他們的統治,但是葡萄牙人少,蜂擁而來的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反倒呈后來居上之勢,他們的宗教傳播得很快,就連三哥也占了一席之地。
摩加迪沙內陸以畜牧業為主,生產礦物資源,并輸出香料、木頭、象牙、貝殼、奴隸與鐵礦至其他地區,東方來的舊三件絲綢瓷器和茶葉以及新三樣糖煙酒在此間賣得很火。
姚陶兩人在街道和集市上閑逛,見到一家很大的奴隸拍賣場,大量的野生黑人被光著身體押到高高的看臺,奴隸主象展示牲口一般地給買主們觀看他們牙口(沒磨損的就是年輕的)和肌肉強壯程度,拍賣得紅紅果果!
香料市場的氣味濃烈,半個城市都沉浸在香料的氣味中。說起來摩加迪沙算是非洲的個大城市,姚文啟和陶元藻頗有游玩之心,奈何保護他們的士官催促他們回去。
軍令如山,說給他們一行多少時間就是多少時間,上岸的軍官完成交易事宜,立即折返。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保县|
上饶县|
宁化县|
颍上县|
潼关县|
泽库县|
屏南县|
六枝特区|
广灵县|
商河县|
安化县|
巴里|
翁牛特旗|
天门市|
汉川市|
蒲江县|
广安市|
康乐县|
天峻县|
旬阳县|
水城县|
曲松县|
泸州市|
永嘉县|
承德市|
专栏|
汉中市|
贵阳市|
石台县|
富平县|
休宁县|
巍山|
平塘县|
新建县|
织金县|
奉化市|
浠水县|
大港区|
田林县|
稻城县|
崇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