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節 在南京之董小宛-《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3)頁
當晚客人中間尤以錢謙益和冒襄這一老一少的大才子出名。
錢謙益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東澗老人,學者稱虞山先生,蘇州府常熟縣人,他出道甚早,是東林黨的領袖之一,官至禮部侍郎,因與溫體仁爭權失敗而被革職,回家閑住。
此人風流成性,又有文才,乃是青樓常客,任職期間,還注意一下,現在無官一身輕,放飛自我,也不管自家老,盡玩一枝梨花壓海棠。
至于冒襄,更是文學巨巨,字辟疆,號巢民,一號樸庵,又號樸巢,如皋人,冒襄出生在一個世代仕宦之家,幼年隨祖父在任所讀書,十歲能詩,十四歲就刊刻詩集《香儷園偶存》,文苑巨擘董其昌把他比作初唐的王勃,期望他“點綴盛明一代詩文之景運”,其文思敏捷,曾有一個月內這邊與紅顏知已應和,那邊寫了三十篇時文,讓世人佩服不已。
明朝的如皋城里的冒氏家族人才輩出,是當地的名門望族,也是一個文化世家。當時的明王朝已成潰亂之勢,東北在清兵的鐵蹄之下,川陜湖廣是“流寇”馳騁的戰場,而江浙一帶的士大夫依然過著宴安鴆毒、驕奢淫逸的生活。秦淮河畔,妓家所居的河房開宴沿賓,樽酒不空,歌姬的翡翠鴛鴦與書生的烏巾紫裘相交錯,文采風流,盛于一時。
冒辟疆也沾染了一般豪貴子弟的浪漫風習。一方面,他年少氣盛,顧盼自雄,他與桐城方以智、宜興陳貞慧、商丘侯方域,并稱“四公子”,其主持清議,矯激抗俗,喜談經世大務,懷抱著報效國家的壯志;另一方面,又留戀青溪白石之勝,名姬駿馬之游,過著腦滿腸肥的公子哥兒的生活。
實質上就是一老一少兩個老咸蟲!
話說回來,大家都咸,現在這場面,所有雄性生物都是谷精上腦。
見客齊了,媚娘正式出場,這女人又換了一套衣服,在舞臺上性感無比,鮮艷肥美,真的是迷人至極。
她代表玉清樓歡迎各位貴客的到來,點出了錢大人、徐小公爺、和冒襄的名字,然后說到了東南府彥公子,手指處,大家的目光都望向了顏大少,他對大家點點頭,拱手致意。
一般的人向著顏大少回禮,也有人撲哧一聲笑出聲來,小聲嘀咕,更有人,那個徐小公爺不屑地道,“原來是黑和尚啊!”
此乃對東南府人的不敬稱呼!
黑,東南府人可沒有什么詩歌唱和,大家凈是死干,在外奔波,又近海,這臉色自然不能讓人恭維,經常被人嘲笑。
和尚,平頭也,東南府以海軍起家,海軍的標志就是鏟小平頭,板寸頭,實際上就是海賊頭,更被人譏笑。
那時期的明男人可是留長頭發的,《孝經》有言:“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漢人成年之后就不可剃發,男女都把頭發綰成發髻盤在頭頂。
其重要性可以用“曹操割發代頭”來表示,曹操有一次犯了自家軍紀,論罪當斬,但他是老大,因此他割了頭發代替斬首,而無人對此表示不滿,可見留長發的重要性。
以后當滿清入關,發生了“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的事情,尤其漢人的強烈反對與抵抗,結果導致滿清的血腥鎮壓。
但對于海上討生活的人來說,你讓他留長發,那是大麻煩,沒水,洗不了頭,就發臭,繼而起跳蚤,然后蔓延整條船,那樂子大得不得了。
留長發,海軍更增加了打仗時的不方便,頭部中彈時不易搶救和容易感染的危險,這道理大家都懂。
因此,為顯示精神和節省打理時間,東南府公職人員一概平頭!
但沒激起大陸明人的強烈反對,最多是嘲笑東南府人鄉巴佬,排斥他們,蓋因閩南地區本來就是支持留小平頭的,風氣如此,人家要不留長發,就好象廣東人吃狗肉的地方習俗,關卿何事?
關鍵是東南府民間是自由的,意思就是說你愛留小平頭,還是留長發,或者什么奇裝異服,無人管你。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南|
濮阳市|
中牟县|
广德县|
偃师市|
京山县|
九台市|
兴隆县|
始兴县|
台南市|
洛阳市|
镇宁|
洛宁县|
驻马店市|
万全县|
呼和浩特市|
观塘区|
龙游县|
宜章县|
师宗县|
溧阳市|
白城市|
富阳市|
柘荣县|
富裕县|
方正县|
岢岚县|
东城区|
屏东市|
确山县|
奉化市|
瑞丽市|
沅江市|
搜索|
汉川市|
莲花县|
中宁县|
利津县|
大港区|
南丰县|
玛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