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要說大明國運實在糟糕,各地兵火連年,災(zāi)害頻繁。 福建好不了多少,山多平原少,要不旱災(zāi)要不水澇,以旱災(zāi)居多,這不,又旱上了! 入夏以來,閩省大旱,土地龜烈,大地冒煙,作物都給旱死了。 雖說推行了種蕃薯,但旱得厲害,連蕃薯苗都蔫了,挖出來的蕃薯小個頭。 說實在話,明朝人認為蕃薯是喂豬的,在東南府種蕃薯,要不是顏大少崇高的威望,大伙兒差點要造反了! 而在大明閩省,大伙兒要米吃,要飯吃! 王道純年中甫到任,就面臨著民間缺糧少米的窘境,不禁撓頭。 果然,閩撫不好當,不說對付東南府,就連民政都遇到麻煩。 他也不是神仙,不能無中生有變出米來。 郁悶,王巡撫來了個微服私訪。 穿成青衫書生狀,帶了一個清客名康先生的,在幾個便衣保鏢的保護下在傍晚從撫衙側(cè)門出去。 去到大街上轉(zhuǎn)轉(zhuǎn),但見得人來人往,購銷兩旺,市面并不蕭條哪有半點受災(zāi)的樣子?! 特別去看了街道上的米店,接近一兩銀子一斗米,價格呈上揚之勢。 懷著心事信步走,到了最熱鬧的設(shè)在閩江邊的食肆,但見得生意紅火至極,華燈初上,已擠滿了食客,吆三喝四,劃拳吃酒,大塊朵頤,不亦樂乎! 閩江上更有花船穿棱,傳來陣陣的霏霏之音,頗有一種“商女不知亡國恨”的架勢。 王道純與康先生找了一處較大的食肆坐下吃晚飯,但見得那些食肆的招牌統(tǒng)統(tǒng)寫有“正宗東南菜!” 康先生叫人過來點菜,令他與王巡撫詫異的是負責點菜的乃是個年輕女子 須知在明朝封建社會,女子都較少拋頭露面,而環(huán)顧江邊食肆有許多女子在干活。 “正宗東南菜?是什么東南菜啊?”王道純問道。 “這位客官,我們東南菜乃是東南府那邊請來的大師傅,有蚵仔煎、東南牛肉羹、筒仔米糕、東南肉圓、油炸花枝、燒酒螺、薯條等等!”那個延客的年輕女咨客麻利地道:“包客官你滿意!” “牛肉羹?”王道純雙眸一凝,問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