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盡管有心理準(zhǔn)備(開宴前的菜式肯定作了溝通),又有做菜的廚師和德川家光先食為敬,顏大少心中惴惴的,千萬不要弄到拼死吃河豚。 入口只覺得鮮美無比,確實是致命的美味! 顏常武沒有中毒,給他們做河豚宴的廚師受過嚴(yán)格訓(xùn)練,做菜時早就去除了毒素。 如此好吃的東西,顏常武差點想讓德川家光割愛-----把廚師轉(zhuǎn)讓給他,最終是東南府派了三個廚師留學(xué)學(xué)習(xí),從此,東南府也開始流行吃河豚。 主人誠意殷殷,頻頻勸食,見顏常武吃相豪邁,主人連連點頭,他談起了給顏常武的報酬,一百萬兩銀子! “大哥,你我兄弟,談錢就傷感情了!”顏常武客氣道。 不要錢,也沒什么,先前他大掠長州、肥前和土佐三藩,倭國什么都缺,就是銀子多,已經(jīng)收獲過百萬兩銀子的財貨,加上四藩的人口,那是奴隸,他不用付工錢的那種,人財兩得,難得他轉(zhuǎn)性不貪錢起來。 “喛,兄弟豈不聞‘子貢贖奴、子路受牛’之事,做了好事怎么能夠不要報酬呢!”德川家光說話說得顏常武瞠目結(jié)舌,都不知道人家說什么! 德川家光一征,沒想到他這個倭國人知道這個典故,而顏常武這個中國人卻不知道! 他不得不解釋一下,所謂的‘子貢贖奴、子路受牛’乃春秋時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為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幫助他們恢復(fù)自由,就可以從國家獲得的補償和獎勵。 孔子的學(xué)生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拒絕了國家的補償。孔子說:“賜(端木賜,即子貢),你錯了!向國家領(lǐng)取補償金,不會損傷到你的品行;但不領(lǐng)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孔子的另一個學(xué)生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于救落水者了。” 意思就是說千萬不要施恩不圖報,人家給的報酬,受之心安理得。 “那小弟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顏常武說道,不過他回到東南府之后,給德川家光回贈了足足半百萬兩銀子的禮物,包括絲綢、瓷器、茶葉、朗姆酒、白糖、牛奶糖、大米、鹿皮鹿肉、香料、寶石、銅料(其中有部分搶自倭國的銅像熔成)等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