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東南軍一路追逐亡北,沿途射殺倭人,也不捉俘虜,見到倭人就開槍,倭人根本無心應戰(zhàn),徹底潰陣! 六千倭人死傷四千多,田野上倒處都是尸體,可謂是傷亡慘重。 不過他們也達到了他們的目的,東南軍退兵了! 顏典只抓了三百多名俘虜,搶到了價值一萬銀元的財貨,撤退回到了軍艦上。 萩城一城的焦尸和城外的尸體讓他倒了胃口,顏典跑路了! 這場戰(zhàn)斗損失不到 三百多名俘虜,其中一百名老幼,將會送到江戶,以控訴長州藩不顧百姓死活,烈火焚城的可惡行徑,這鍋,咱可不背。 控訴長州藩還可以起到混淆是非的好處,等到我們放火時,我們就可以說是他們干的,難道不是嗎? 想來我們的老朋友德川家光同志一定會欣然采納我們的說法,對,就是長州藩自已燒的。 然后東南艦隊沿著長州藩海邊而去,沿途炮擊村落城鎮(zhèn),縱兵擄掠。 “明人大掠長門國!”(長門國乃是長州藩下屬的一個地方單位,另一個則是周防國,萩城位于長門國的阿武郡) 東南陸戰(zhàn)隊上岸,這次顏常武親自出動,八千雄兵為其鷹犬! 他們重點攻擊了“下關城”! 這個城市對于東南府諸軍而言不過是個倭國地方,但對于顏常武,那有刻骨銘心的回憶。 在下關春帆樓,李鴻章和伊藤博文于1895年4月17日(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馬關(即下關)簽訂的《馬關條約》,根據條約規(guī)定,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后因三國干涉還遼而未能得逞)、臺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中國還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并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辦廠。 《馬關條約》使日本獲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使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也就是在那個時期,臺灣和澎湖、釣魚島被割走,造成了中華民族深重災難! 當時談判的李鴻章苦苦哀求伊藤博文手下留情,說:“請允許敝人略述己見。首先,賠款二萬萬兩,數(shù)額過巨,實非今日我國所能承擔。能否再減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