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由兩個倭人動手,他們指揮著把鯨魚的尾巴上的繩子系在了主桅的絞轆上,然后水手們用力把尾巴拖離水面,使用大斧頭在鯨魚鰭前面切開一個口子,把皮翻過來,拉出鯨油,白嘩嘩的鯨油掉進等著的小艇里,再送到露天甲板上已經加熱的鍋中進行熬油。 補給艦上的氣味不是很好,濃郁的血腥氣還有油脂氣息熏鼻,刺激般地難受。 他們在忙乎著,而旗艦上顏常武已經洗了一身干爽的淡水澡,神輕氣爽,他龍飛鳳舞地在書記官送來的艦長資格證書科目考試單上簽名,然后是證明人有甘輝、斯托姆和施大瑄及戴維先生簽名,一式三份,顏常武自己保留一份,另二份回去交軍部。 殺鯨科目通過!從而顏常武將得到了第一份的“金鯨證書”,艦長資格證書再無遺憾! 突然聽到一陣喧嘩聲,接著兩個倭人坐小艇過來,給顏常武送上了一份大禮! 還帶著一股臭氣的灰黑色物體,存放一段時間逐漸發(fā)香,勝“麝香”。 倭人識貨,這是龍延香! 龍涎香來自抹香鯨腸道里形成的臘狀物質,抹香鯨對巨烏賊的嗜好,是一種最珍貴的海產品——“龍涎香”的來源。抹香鯨把巨烏賊一口吞下,但消化不了烏賊的鸚嘴。它們逐漸在小腸里形成一種粘稠的深色物質,是一種灰色或微黑色的分泌物,內含25%的龍涎素,是珍貴香料的原料,也是名貴的中藥,有化痰、散結、利氣、活血之功效。 運氣不錯,第一回殺鯨,就得到龍延香,這東西可遇不可求,極為難得,不是每一條抹香鯨都會有的。 這塊龍涎香重達三百斤,極為難得。 不過,直接得來的龍涎香并沒有什么價值,它必須浸泡在海水里(龍涎香比重輕過海水,能浮),經歷許多年之后才可以成為真正的龍涎香,先收藏著吧! 頭一回殺鯨就得到這么貴重的東西,非常吉利,戴維先生來了句“God will”(媽祖的旨意),軍官們覺得非常應景恰可(還不能說萬歲),也跟著喊起來“God will”,讓其他官兵們十分驚奇,想不通這幫大佬們怎么會發(fā)瘋講鬼話。 于是在考試單上再加進收獲品有龍涎香三百斤。 這頭抹香鯨的油料不多,大概弄了五千斤左右,得到了鯨油(點燈、肥皂)、鯨油渣(可做燃料)、鯨腦油(經提煉后為白色蠟狀固體,用以制造某些高級蠟燭)、還有鯨魚肉和骨頭。 再有十條鯊魚,被他們殺死了,鰭可不能浪費了,回去做魚翅。 …… 大家品嘗了一頓鯨魚肉,但一致認為,不算很好吃,畢竟越大的個體肉越粗是正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