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捕到鯨魚,用它們的脂肪提煉油,用來點燈和做成肥皂。 前世,倭國人以科學研究的名義打一些鯨魚來吃招致白左的嚴重抗議,成立什么綠色和平組織去阻撓倭國捕鯨(此處無給倭倭說話),殊不知,白左還得感謝他們的祖宗在鯨油燈的照耀下制造了他們! 捕鯨業的興旺發達實際上就是白左的祖宗觸發的,紅毛番殺死大量的鯨魚用來提煉燈油,然后在晚上點亮燈光,做起XXOO的運動制造了白左出世! 17世紀內,荷蘭人及英格蘭人均組成龐大的捕鯨船隊。到18世紀,因捕鯨船上安裝了提煉爐,使捕鯨者在海上就能把鯨魚身上最寶貴的鯨脂提煉成油,并把鯨油貯存在桶里,不必把捕到的鯨拖回岸上再加工。有了這樣的加工能力,捕鯨船通常便能在海上停留四年之久,然后才帶著滿船貨物回來。 鯨油的價格水漲船高,捕鯨成了一個利潤豐厚的營生。 當時眾多新興工業國家諸如英國、荷蘭、法國、挪威等都曾參與過大規模的捕鯨活動。 而美國人后來居上,捕鯨數量短短幾年躍居世界第一,1820年到1860年,是美國捕鯨業的“黃金時期”, 叩開日本國門的“黑船事件”便發生在這一時期。 1853年7月8日,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馬修·佩里率領4艘戰艦,駛入德川幕府咽喉要地江戶灣。 在堅船利炮的威脅下,日本幕府做出妥協,接受了佩里船隊的要求:救助美國的船員和漁民,給美國的捕鯨船提供食物、淡水以及燃料補給,開放貿易港口。 而倭國看到了美國的厲害,民心遂變,開始求變,勵精圖治,發展國家。 最終發展起來的倭國先拿朝鮮開刀,再拿中國作為肥羊來宰。 瞧,一定程度上,就是噴水寶寶引起了我們中國的倒霉。 你不去捕鯨的話紅毛番就來捕,不如我們先下手為強。 …… 現時,歐洲人的捕鯨船還在大西洋一帶晃蕩,太平洋還是一塊處女地,如果不算倭國人的小打小鬧外。所以中國如果這個時候發展捕鯨業,將會點燃一條光明的輝煌大道。 歷史上歐洲和美洲一些國家的捕鯨活動長盛不衰,而中國捕鯨量歷來很少,只是對近岸鯨類獵捕,少之又少,不過呢,有個記載就是帝王陵墓所用的“長明燈”,據說千年不滅,按科學家的說法是油缸里使用的正是鯨魚油, 據說非常耐燒,有專家根據科學計算得知,用一立方米的鯨魚油做油燈燃料的話,可以連續燒5000天,即是大約15年左右的時間。(當然也不可以千年不滅,可能在燈繩邊上放了磷,陵墓開了有空氣時磷引燃油燈) …… 世界各大洋均有鯨分布。北大西洋為古老漁場;北太平洋以勘察加、千島群島、阿留申群島以南,西至日本外海,乃至于臺灣外海都有分布(臺灣的一般都是過路鯨,可遇不可求)。 過往中國人沒有遠洋捕鯨的習慣,現在裝備了風帆戰艦的顏常武豈會放過鯨魚! 繼鯊魚倒了大霉(顏大少的東南府民眾普遍喜歡喝佛跳墻湯,當中就有一味食料是鯊魚翅),東南府民眾點燈的小事引發了噴水寶寶的杯具。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