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顏常武在北方完成了三分之二的事務,遂進行最后的三分之一事務,捕鯨! 他要獵殺鯨魚! 那些可愛的噴水寶寶怎么惹上他了? 沒辦法,懷璧之罪,誰讓它們長得那么肥胖,身體有大把油水呢! 東南府人口的發展,使得室內照明和室外道路照明,甚至軍艦的照明需求無不急劇上升。 始作俑者正是顏大少,這家伙穿來的,最喜歡居所大放光明,照耀得亮堂堂一片。 平常人家為了省錢,無不是掐著燈油來點,叫做“豆油”,有兩方面的意思,一是用豆壓制出來的油來點燃,二是燈焰小,小得象豆一般,是為了節約燈油。 但顏大少卻用巨燭和大油燈把自己的地方照得亮如白晝,而且他也喜歡在他的地盤上點燈,讓光明驅散黑暗! 精心修葺的水泥路上點燈,多美啊! 河岸上到處點燈,耀眼的燈光倒映,不知哪是燈,哪是天上星辰,真是美景無限。 他又喜歡建廣場,有媽祖廣場、官府廣場、公園廣場、商場廣場、酒店廣場等等,反正只要人口一上去,他必定建廣場(國朝官員的愛好也被他帶來了),建了廣場,晚上黑燈瞎火的,哪象個樣子呢。 不行,白天漂亮,夜晚也得光彩照人! 再有,軍艦增多,經常夜航作訓,少不得要挑燈夜戰,甲板上燈火通明,船頭船尾用玻璃蓋著的燈火多好看吶! 軍港之夜! 到處點燈,照得軍港里什么間諜都別想活動。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大家一看,亮得好看極了。 于是民間跟風,只要有點余財的,誰不在家里點燈,你一盞我一盞地點得不亦樂乎,點得大家家居亮堂堂。 再有,顏大少這家伙有潔癖的-----他喜歡用肥皂洗手! 肥皂是用油脂制造的,在他的教導下,東南府軍隊和民眾齊刷刷地用上了肥皂。 于是油脂告急,燈油告急,庫銀被點沒了! 那時期大家晚上點燈,用的是蠟燭和油燈,這些燃具可以提供穩定的燈源,至于(柴)火把,則不能穩定使用。 可是無論蠟燭和油燈,都要用到植物油(桐油、菜油)、動物油(油脂)和礦物油(石蠟),而東南府,起初還可能保障,但隨著人口大增,油料不敷使用,就得花銀元到外面進口! 據不完全統計,東南府官府和民間一年進口的油脂達到了10萬銀元,這數目實在驚人,東南沿海,內陸地區,甚至遼東和朝鮮、還有倭國都有給送油脂的,就連紅毛番也做這些生意從東南亞運油來給顏大少---點沒了! 這也是讓東南府首席執行官陳衷紀和財政官陳和彬深惡痛絕的行徑,照他們認為,顏大少喜歡花錢造大艦,制造更粗、更大和更硬的火炮,絕對是好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