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初始,因呂宋較為貧瘠,西班牙人曾哀嘆道:“此地既無香料,又無金銀。” 實則呂宋礦藏豐富(后來探明菲律賓銅礦有幾十億噸、金有上億噸的儲藏),只是當(dāng)時的探礦水段落后,是以無從發(fā)覺罷了。 轉(zhuǎn)機在明朝福建月港商人到達(dá)呂宋后出現(xiàn),到得明朝未年,每年來往呂宋中國的船只至少也有幾十上百艘(有大有小),中國商船運來的貨物種類繁多,有吃穿用的各種物品,如牛馬騾驢、雞鴨等家畜、家禽;各種生絲、絲織品,棉布、麻織品等紡織品;瓷器、鐵、銅、錫、鉛等器具;食品、水果及胡椒、肉桂、丁香、糖、面粉等食用品;其中最大宗的是生絲及絲織品,大約占九成。 中國商船到港后,先將貨物運入港內(nèi)的華人商店,然后有當(dāng)?shù)氐娜A人再將貨物賣給菲人及西班牙人。西班牙人依靠中國商船運來的貨物不但解決了在菲島的生存需求,且他們還將中國商船運來的絲綢、瓷器等物品轉(zhuǎn)販到其美洲殖民地,從而形成了所謂的“太平洋絲路”,這一貿(mào)易被西方學(xué)者稱為“大帆船貿(mào)易”,中國絲綢、瓷器由此傳遍世界。西班牙人借由“馬尼拉大帆船”每年可獲得幾百萬比索的凈利。而中國也借由這些貿(mào)易,得到了大量的南美白銀。 這個生意做得極為紅紅火火,吸引了大量華人到達(dá)馬尼拉討生活,哪怕西班牙人在1603年對馬尼拉的華人進(jìn)行大屠殺之后,很快地,華人又云集馬尼拉。 明國來的商船通常停泊在Cavite(即甲米底),這離馬尼拉南邊五英里的一個狹長的半島,它擋在馬尼拉前面,是馬尼拉的屏障,就在那個大海灣的南邊,是早期西班牙統(tǒng)治時期的軍事要地,建有海港和堡壘,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半島的頂端是Sangley角,“sangley”是一句福建話,意為商旅(? traveling merchants),這是對土生在菲律賓的中國人后裔的蔑稱,,這個詞的一個典型用法是馬尼拉一個教堂主事在1628年的一個抱怨里說的“由被上帝拋棄的野蠻人sangley蜂擁而至”所造成的“巨大威脅”。 不怪那時期的西班牙人BS明人,連明國皇帝都不要他們,而且他們被殺掉許多人也不記仇,怎么能夠得到西班牙人的尊重? 但今天將會是不同。 …… 這支特混艦隊的商船魚貫而入甲米底錨地,由于是一支很大的船隊,整個甲米底都被驚動起來了,洪熙官在巡航艦上看到碼頭上黑壓壓的人群在等著船隊入港,還真的是嚇上一跳。 各種各樣的人,最多的是華人,一些窮白人、土生土長的菲律賓猴子、還有穿著明朝服裝,冒充明人的倭國人(他們不能回國,有的倭人的漢語口音很純正,漢人都不一定比得過他們,就象東南府督軍某位大少爺寫的中國書法遠(yuǎn)遠(yuǎn)不及倭國大御所殿下這么好)、還有朝鮮人、安南人……亂七八糟,第一條商船靠港時,上面的人幾乎連下陸地的空間都沒有! 不過洪熙官暫無興趣理會這里的熱鬧,他下令道:“繼續(xù)前進(jìn),到王城港!” 此時許慶代替了張云和的位置也在巡航艦上,聽說他的命令,嚇了一跳道:“洪艦長,西班牙人不許我們明國人去那里的!” “我是大明東南府特使,代表東南府前來友好訪問,如果西班牙人不讓我們過去的話,那就意味著戰(zhàn)爭!”洪熙官怪笑道:“今天不讓我們過去,明天我們再來,將是我們東南府的戰(zhàn)列艦到來,不請我們,那我們就不請自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