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二月初十清晨,金門島西南方海灘上,五十余艘大大小小的戰(zhàn)船停泊,隨波起伏。 在最大的中軍船上,飄揚著中軍大纛,上書一個楊字。 楊祿滿面橫肉,吊睛眼,不用說就知道是個海盜,很是兇悍嚇人。 襯得他旁邊的許心素顯得文雅了許多,其實許心素身體也非常的結(jié)實,面貌同樣象額頭上有“我是壞蛋”的字樣,但他有點官架子和做大生意的大哥氣質(zhì)又讓他有異于海盜們。 周圍盡是粗人,樣貌野蠻,說話粗野,雖說是招撫的官軍,但他們的衣著和裝備寒磣,頂多就幾個軍官穿著明軍服飾,大部分人還是穿著漁民式的破舊衣服。 拿著的裝備是五花八門,正規(guī)一點的是刀槍,還有拿著叉子、哨棒的,使用的是火繩槍,裝備的火炮也是偏小,6磅炮為多,10磅炮已經(jīng)頂天了。 其實朝廷也為這批歸順的海盜軍發(fā)下了軍餉和裝備,但給黑心的兵部和福建地方官加上許心素和楊祿吞吃一空,結(jié)果還是海盜的裝備。 他們正在等待著敵人的到來,閑得無聊,楊祿問許心素道:“你見過那小子?(顏常武)” “見過,在倭國那里見過!”許心素應(yīng)道,雖說他之前在倭國與大明之間做生意,但同樣稱呼那國為倭國(明人稱呼那國人為倭寇)。 “那他是個什么樣的人呢?聽說東南府那邊好生興旺,他還打敗了荷人。”楊祿好奇地問道。 許心素冷哼道:“我哪記得他以前是什么樣子,毛頭小子一個,又不是什么神童,他能夠打敗荷人那是他使詐破了荷人的奧倫治城!” 見到他一臉不耐煩的樣子,楊祿先是不解,隨即明白許心素惱的不是顏常武,而氣的是朝廷,尤其是朝廷派駐福建巡撫朱一馮! 朱一馮生于泰興名門,是國姓子孫,1598年赴京會試名列二甲,賜進士出身,1626年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福建。 他生性剛毅,對于海盜不待見,這次化外之人顏常武派人送信上門搦戰(zhàn),絕不是江湖恩怨,許心素和楊祿都有朝廷官職在身! 不管什么理由,官就是官,匪就是匪! 官兵被海匪打上門來,沒了面子,絕不能容忍,當(dāng)群起而攻之,否則朝廷顏面何在? 可是朱一馮以提督軍務(wù)的身份強令許心素和楊祿自行出戰(zhàn),并且不讓海防總兵俞咨皋派兵助戰(zhàn),擺明了就是坐山觀虎斗,讓兩派海盜打生打死,要是許心素和楊祿勝利,實力必?fù)p,更好控制。若敗了,則削弱了顏常武的力量,以后官軍去剿之自有好處,同時也解決了許心素和楊祿,一石二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