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應(yīng)天巡撫翁大立下令取締打行,結(jié)果打行少年憤怒,趁他的轎子從巷子中經(jīng)過時,突然有人沖上來抽了他一記耳光! 不等翁大立與護衛(wèi)反應(yīng)過來,此人已“撤去如飛鳥,莫可蹤跡”! 巡撫是封疆大吏,尚難保存體面,其他人更不用說了,可見到打行的厲害! …… 蘇祥兵不同于一般的打行中人,他乃“科班出身”,他家有武學(xué),七歲扎馬步、八步開拳腳,十歲練軍器,練出一身好本事,十八型兵器樣樣能拿得動,使得出,還擅長飛刀! 十六歲入行,出手技驚四方,等閑十余條好漢都近不得他的身,本來,他將能夠成為風(fēng)云人云,打行新星。 蘇州士紳余九樟與人爭地,請了蘇祥兵父子助陣,大占上風(fēng),孰料,對方請來了松江打行王氏兄弟出手。 這松江地方上經(jīng)濟發(fā)達,豪門巨室眾多,乃打行的最大市場,人多勢眾,一擁而上,蘇祥兵父子寡不敵眾,蘇父為了擁護蘇祥兵而被活活打死! 突圍之后的蘇祥兵待到風(fēng)聲減緩,潛入松江,一番打斗,殺掉王氏兄弟等十?dāng)?shù)人! 做下如此巨案的蘇祥兵無法立足,只能潛逃江湖,被官府畫像高價懸賞。 大陸雖大,哪有蘇祥兵立足之地,他有點頭腦,正好北港招兵買馬,江湖上盛傳,遂投靠了北港。 在寫履歷時,他照實寫上,結(jié)果被負責(zé)選取人才的張伯召見,雙方交談之后張伯認(rèn)為他“少有俠氣,尚未沉淪江湖,且懂為父報仇,知恩圖報,忠義中人也。”于是他得到召見。 …… “好了,大家起來,坐吧!”待顏璜、陳余、安長青、蘇祥兵四人行過禮,顏常武吩咐道。 于是四人就坐,都只挨了屁股的一半坐下。 顏常武開門見山地道:“本座所成立的‘東南情報局’,就是本座的東廠、錦衣衛(wèi)!” 這兩個令人如雷貫耳的名字落入他們的耳中,聽得四人身體大大一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