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節 戰俘生涯-《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3)頁
與荷蘭人一戰,為顏常武解決了一個難題,那就是水泥廠和開挖煤礦的勞動力。
這兩種工作的勞動強度大,從大陸招募而來的百姓不愛干,他們第一愛在土里刨食,第二愛去水上討生活,挖礦入廠太辛苦了。
他們不干,顏常武也無法強迫他們干,畢竟他缺人種地開荒和當兵。
戰俘營設在內陸地區,營區周圍挖起了壕溝,里面是籬笆墻,他們居住的營房用竹子和茅草加土修建,看上去不是很結實,但能擋雨,且窗戶加了紗窗!
在房屋附近種滿了艾草,看守警告他們說別踩那些植物,如果想得瘧疾的話另當別論,它們是可以驅蚊的!
營房中間順著屋脊方向有條過道,過道兩側是些分成上下兩層的小格子間,每個約有二米五的長度,每一格足足住了五個人,床用竹條制成,他們有毛巾、毛毯。。。從奧倫治城他們的居住那里搜來,現在又還給他們,很多用品都是他們的,不過打亂了分配。
每個人安頓下來后,戰俘們被集中一起,聽翻譯說戰俘營的規章制度:
“第一、不要靠近籬笆墻,如果夜間上廁所,直接去了就返回,不許到處亂轉,否則我們會開槍!
不要試圖逃跑,逃跑的必受嚴懲!
實行連坐,十人一個班,一個逃跑,其余人受罪!
你們安心在此等候,我們已經派人去找巴達維亞當局,讓他們出錢贖回你們。
我們不會虐待你們,會保證你們能活下去,當然,活得很好是不可能的。
不要鬧事,遵守紀律,違紀的話,相信我們會讓你們生不如死!”翻譯最后說了一句令人毛骨悚然的話。
于是戰俘們解散,開始了他們的戰俘營生涯。
整體而言,戰俘比較安分守己,無人逃跑,畢竟明人承諾一旦巴達維亞交納了贖金就送他們回去,沒必要惹麻煩。
民以食為天,戰俘們吃的伙食是分等級的!
那些仆從軍,主要是巴達維亞那邊來的土著,他們吃蕃薯稀飯!
用少許糙米和蕃薯做的主食,菜式是青菜和咸魚(最好的魚是鮮魚)。
紅毛蕃吃得比仆從軍要好得多,他們吃的是糙米飯,不過菜式還是青菜和咸魚。
也有的紅毛蕃吃得好的,那就是愿意和顏常武合作的紅毛蕃,主要針對有一技之長的專家:例如炮兵軍官、軍艦軍官和修船的師傅等,這些人只要愿意合作充當顧問,就好吃好喝地供著,還有銀子領!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水县|
上栗县|
太和县|
五莲县|
金溪县|
九江市|
西城区|
土默特左旗|
璧山县|
来凤县|
扎赉特旗|
崇文区|
威信县|
枣庄市|
乌兰浩特市|
闵行区|
碌曲县|
古丈县|
长顺县|
张家川|
资源县|
曲阳县|
治县。|
息烽县|
阳高县|
石狮市|
岑巩县|
八宿县|
天镇县|
扎鲁特旗|
濮阳市|
壤塘县|
彝良县|
黎城县|
如东县|
泗洪县|
盐城市|
卓资县|
塔河县|
阿瓦提县|
大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