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羅格斯上校聽到機場已經被包圍,內心恐慌程度比下面的士兵更甚,連查清楚事情真偽的想法都沒了。 滿腦子只有一個想法—— 怎么才能活下來! 日軍已經將機場包圍,撤退明顯是已經來不及。 帶兵突圍? 不行! 羅格斯上校拒絕一切戰斗,因為戰斗必定會有傷亡,他自己也可能會死,風險性太高了。 怎么辦? 還能怎么辦? 當然是走一條最安全的路,立刻向進攻的日軍發起投降。。 英美是二戰前中期這個時段,最遵守國際《日內瓦協議》的兩個國家,羅格斯上校理所當然的認為,日軍也會給予他們協議中的俘虜待遇。 也就是不允許傷害俘虜、享受和本國士兵同等待遇、允許宗教信仰等等。 總之就是不會有任何生命危險,關押一段時間后,接受拘留國的強制宣誓,就會被放回國內。 或者英國政府與日軍談判后,將他們贖回去接回國內。 如此一來,羅格斯上校就能保住小命。 至于丟失了機場,損失了大量物資,根本不在羅格斯上校考慮范圍之內。 在這個盟軍大撤退的特殊時期,盟軍總部都在逃往印度殖民地境內,壓根顧不上緬甸一個機場失守這種小事情。 英國國內政府更是天高皇帝遠,不可能去責罰羅格斯上校的失職。 而只要能夠安全地回國,羅格斯上校憑借之前在緬甸收刮的大量錢財,足夠滋潤的安享整個晚年。 想清楚了該怎么保命,投降的思路捋清晰了。 之前被嚇得慌了神的羅格斯上校,沒有了可以擔心害怕的事情,情緒反而徹底的淡定了下來。 毫不猶豫的拿起書桌上的電話,下達了投降前的第一條命令。 命令駐扎在機場內的所有英軍,不許向攻擊過來的日軍發動反擊,更不許私自向外突圍撤退,以免引起日軍的誤會。 英軍需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放棄武器到校場集合。 等羅格斯上校完成投降談判后,全體向日軍體面的投降。 向士兵們下達完命令,羅格斯上校緊接著讓門外的衛兵,以最快的速度去通知后勤的諾威少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