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而且人家姑娘話說的也很委婉,說什么不是適宜的時候,直白一點講就是現在腦子被驢踢了才會想去朗州做生意。 不過自家事自家知,江旭不好解釋,只能笑道:“多謝李姑娘提醒,只是我的確有一些不得不去的原因。不過,我會盡量小心的?!? 李月姝行走江湖數年,也知道很多時候一些看似不合理的行為背后都有一些不得不為之的原因,也就沒有多問。 她點點頭續道:“既然如此,那還請小郎君多多小心。我之前在追捕那江洋大盜灰狼的時候聽過一件事,說是大概半月之前,有人傳下話給高山縣附近的山匪,讓他們盡量截殺去往高山縣方向的車隊。所以,今日小郎君你們遇襲一事很有可能跟這件事有關?!? 江旭聽了悚然而驚,自己兩次遇到劫匪可不都是坐著車的時候嘛。 他想了想問道:“李姑娘以為是什么人會傳下這種話?誰有這么大的能量能夠號令群匪?難道是什么大的山匪頭子?” 李月姝搖頭道:“應該不是,告訴我這個消息的是一個山匪,為了活命才說出這個消息的。他說這個消息是從上面傳下來的。而且據我所知,高山縣附近的山匪都是各自為政,一盤散沙,雖然實力不一,但是卻沒有一個能夠有號令群匪的本事。所以,我認為這個消息很有可能是官府傳出來的。” 江旭一驚,道:“官府?官府為什么會傳出這種命令?這樣一來豈不是自掘墳墓,縱匪作亂,商道斷絕,誰人還敢來高山縣?沒有商人來往,他們如何征收賦稅?商業不興,必然導致民生大亂?!? 李月姝道:“小郎君說的極是,只是這朗州的官場跟其他地方不太一樣,所以這種事很有可能發生。” 接著,李月姝便向江旭解釋了一番。 原來,朗州這地方在大周以前是蠻族世居之地,大周開國之后,這里的土司們上表稱臣。 但是自從大周中期以后,國力逐漸衰落,這里的土司們多次起兵叛亂,雖然最后都被朝廷鎮壓,但是這造反的傳統卻是留了下來。 二十年前,最后一次大規模叛亂被鎮壓之后,朝廷在朗州改土歸流,將土司們世襲的制度變成了流官制度,將朗州分成高山,恭水,邪施等六個縣,由朝廷派官員管理。 但是畢竟是王朝末期,改土歸流的并不十分徹底,無論是朗州宣慰使,還是知州,同知,通判等佐貳官,包括下面的各縣知縣以及縣衙屬官,大多數都是由以前的大小土司兼任的。 所以,朗州看似跟天下其他地方一樣都是朝廷的地盤,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里還是土司們的地盤。 尤其是楊、夏、謝,郝四家大土司的勢力更是根深蒂固。比如,朗州宣慰使就是當今朗州最大的土司楊漢明擔任的。 這些土司們當官的心態自然和朝廷其他地方的官員不一樣,他們恨不得朗州越封閉越好,這樣一來,他們的很多小動作就可以更容易地操作了。 所以,李月姝說的官府指的其實是土司們。 江旭聽李月姝一通解釋說明后,心里瞬間涼了半截。 他敏感地意識到,山匪們收到的那一道命令很有可能是針對自己的。 因為李月姝剛剛跟他說過,高山縣三年之間換了五任知縣,第一個帶兵剿匪的時候中了埋伏死了。 第二個則是喝醉酒之后掉進河里淹死了。 第三個上任三個月不到就瘋了。 第四個則是干脆辭官不做,直接告老還鄉了。 第五個據說現在還在上任的路上,不知道會是什么結局。 李月姝說的時候神情閃過一絲激動,但是很快平復,只是江旭也沒注意到這一點。 他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了三年五個知縣這件事上,死了兩個,瘋了一個,一個直接嚇的辭官。 那第五個,豈不就是自己嗎? 雖然已經知道這個知縣落到自己頭上是個坑,但是沒想到卻是這么大的坑。 他的心頓時有些拔涼拔涼的。 高山縣,貴縣貌似有點費父母官??!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