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你們現在能容納多少人?”領導問。 曹非魚想了想,“年前擴建的時候,就考慮到公司日后擴張的可能,所以是按照五千人規模預留的,就算擠一擠,也頂多容納到七千人,也就是說,我們目前起碼有五千人的衣食住行問題急需解決,外加兩個大型研究中心。” “這需求,相當于一座大型工廠啊。”領導念叨。 他在辦公室里來回踱步,思考著手中的資源。 作為大型工業區的領導,麾下工廠數千家,這件事不是不能辦,但比較有難度,要協調的資源實在太多了。 曹非魚微微一笑,不失時機提到隔壁區某位領導的名字,對方曾經表示,如果昆侖公司想要擴張或者搬遷,請務必考慮該領導的轄區。 畢竟以昆侖公司如今的體量,每年給轄區創造的財政收入,絕對是一個令人瘋狂的天文數字,昆侖公司如果想搬到任何地區,無疑都會受到當地的夾道歡迎。 于是,當天晚上,一支地方協調小組便進駐工業園。 昆侖公司擴建工程,被列為地方重點項目,當地供水,電力,燃氣,路橋,等等相關企業,均立下軍令狀,保證在最短時間內,不惜一切代價,完成昆侖公司的配套工程。 首先是一塊緊挨著昆侖公司的土地,被半買半送,但這塊土地上的工業建筑,只能作為臨時研究中心,無法解決當下最重要的員工住宿問題。 于是協調小組又找到另外一塊地,那以前是一家大型紡織廠的宿舍區,擁有一千五百間現成的宿舍樓,稍加改造,直接就能入住。 為了解決宿舍區和公司之間的距離,當地領導咬了咬牙,下狠心,決定建天橋! 豁出去了,用天橋,把昆侖公司分散在三處的宿舍和辦公區,直接給它連起來! …… 北美,洛杉磯。 “昆侖公司要那么多普通本科生做什么?”納爾遜博士搖了搖頭,露出困惑的神色。 有著四分之一土耳其血統的杜邦總裁多伊爾,無奈的攤開手臂道:“我就是因為搞不清楚,才親自來問問你的意見,畢竟你是我們的首席科學家,科研方面的事情,一直是你在負責。” 納爾遜博士蹙眉,走到自己辦公室那扇落地窗跟前,看著外面忙碌的研究員們。 “這里是我們的西海岸研究中心,超過六百名博士和碩士精英在這里工作,別說那些籍籍無名的普通大學,即便麻省理工,加州理工這樣的全球名校,本科生也頂多在實驗室里充當工具人。” 頓了一頓,納爾遜道:“我并不歧視普通本科生,但術業有專攻,要是普通本科生都能成為研究員,我們為什么還要花費力氣,培養研究生呢?” “一萬名本科生,還是普通本科,昆侖公司該不會瘋了吧?” “就算堆人數,也不是這么個堆法,首先他要有起碼一千名博士,每名博士帶領起碼兩三名研究生,七八名本科生,組成科研小組,但就算這種組合,也是業界比較low的存在,就拿我們公司來說吧,科研部門從來都是要求研究生起步。” 哈哈哈哈~ 聽了納爾遜的話,多伊爾哈哈大笑起來,“高原那小子要是手里有一千個博士,他至于像這樣喪心病狂?” 多伊爾站起來,十分豪邁的指著外面到處走動的研究員們說道:“世界上最頂尖的人才,幾乎全都在我們北美!昆侖公司根本不值一提!他們要是能有我們這樣豪華的人才配置,至于像現在這樣饑不擇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