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周春雷每次休假回家,總要對別人解釋,自己工作的地方在阿里,不在阿里巴巴。 阿里沒有網紅帶貨,也不搞雙十一促銷,只是一片三十萬平方公里的荒蕪高原。 阿里是生命的禁區,別說身嬌肉貴的網紅,即便自己這樣五大三粗的強壯軍人,也需要很艱難的用盡全力,才能在那片無人區里活下來。 時間久了,解釋的次數多了,周春雷漸漸開始覺得厭煩。 他憑著自己樸實的想法,開始懷疑互聯網這個東西,是不是擠占了太多社會資源? 在周春雷家鄉的村子里,那些年邁到走不動路的老頭,坐在墻角曬太陽的時候,都能聊兩句馬云和馬化騰,笑談前首富賺他一個億的小目標。 而張春雷卻要一遍遍解釋阿里和阿里巴巴的區別,盡管那區別大的足足有三十萬平方公里,大的需要用一場又一場戰爭去捍衛。 2018年,形勢急轉直下。 當天下有識之士終于頓悟,巨大危險來臨,我們真正能夠依靠的,終究還是制造業,需要不惜代價發展的,必須是科學和教育的時候,互聯網依舊吸引著所有人的眼球。 當天下有識之士終于明白,一旦大軍壓境,我們能夠依靠的,只有那些最可愛的人,需要照顧好過往退伍之人,莫要寒了他們心的時候,長著蛇精臉的網紅和明星,依舊吸引所有人的眼球。 張春雷其實也愛網絡購物,也喜歡刷抖音,但他內心深處總隱隱覺得,社會資源這樣分配,是不是出了一些問題? 大家對互聯網和明星網紅的關注,是不是有些過了? “不是我不明白,是這世界變化快吶…” 張春雷念叨,他從機場接到貨物,開著那輛軍綠色卡車,駛向軍需裝備測試所的營地。 作為一名開車的軍人,張春雷其實并不想留在裝備測試所,他理想遠大,想去班公湖,想去前線,覺得那里才是真男人應該呆的地方。 沒有去過高原的人,永遠不會明白氧氣含量只有內地百分之四十,臉和手被曬到暴皮,每次呼吸,肺部都像撕裂般疼痛,每天早上睜開眼,都要慶祝自己還活著,究竟是個什么樣滋味。 用艱苦兩個字,根本不足以形容高原的殘酷。 每年春夏季節,卡車向班公湖運送一次補給,需要花費大約三天。 而一旦到了冬季,大雪封山,卡車便要沿著219國道,翻越三座海拔五千米以上的大山,穿過結冰的道路,積雪的山坳,才能艱難的抵達班公湖前線。 至于路上花費的時間,短則一周,長則一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