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金堂改革(二)-《縱橫宋末》
第(2/3)頁
他們今天一日三餐也是學院食堂做的,味道不亞于外面酒樓,甚至猶有過之。
如果說金堂縣不重視教化,天下還有哪個地方如此重視教化?
這些學子竟然產生我就是這里學生,那應該多好呀。
來此報名參與考試的人,才發覺金堂縣想到非常周到。
竟然提供三餐及剛剛修建的考試地點,但是不包括住宿,顯然比起以前的考試已經非常人性化。
要知道,以前科舉考試是自帶食盒。
好像應了有好事,也有出乎意料的其他事情。
什么,考試不但有筆試,竟然還要面試?
難道這是選美嗎?還要看看人是否長得美丑?
那些長得俊的文人個個高興不已,原來長得俊不但女人面前吃香,而且在金堂縣考試同樣吃香。
他們認為已經成功一半了,不禁輕蔑地看了看那些長得丑陋的文人。
看到這些長相比較俊美的文人那種可憐目光,他們心里哀嚎不已,為何自己不投一個好胎?
他們一面自卑不已的同時,一邊發奮在筆試方面下功夫。
只是筆試又是什么內容呢?來到考室,這些文人小心翼翼打開考卷。
筆試內容分四個部分,今天考試前面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則是是與《四書五經》相關。
這個是必然的,這是古代。
儒家核心是德,幾乎整個《四書五經》大部分都是談德,講究做人的道理,因此趙平選擇《大學 五章至十章》。
特別是《大學》整整一篇都是講的如何做君子的大義之作。
無論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還是格物自知這些為后世儒家奉為圭皋經典的都是來自《大學》。
德是儒家之基礎,也是做人的基礎,如果沒有德,就是再也才華,也是秦儈李林甫之流。
但是,光是德僅僅不夠,純粹的道德極有可能培養一群嚴嵩之類偽君子。
因此,趙平又在德的基礎上加上法,法的內容《管子·明法第四十六》。
管子,乃是對管仲的尊稱,乃是華夏法家第一人,被譽為“法家先驅”“圣人之師”、“華夏第一相”。
管仲也許有些讀者不太熟悉,但是春秋五霸第一任霸主就是齊國你總知道吧。
而齊國之所以由弱國變成強國,就是因為管仲的緣故。
管仲被鮑叔牙舉薦為相,齊桓公稱之為“仲父”。
管仲在任內大興改革,整頓行政、選賢任能、注重農業發展、富國強兵,使齊國成為強國。
管仲的在法家地位與孔子在儒家一樣,因此趙平選擇他法治言論。
但是僅僅寫出內容是不夠的,這個書呆子也能夠做到。
趙平不是要的是書呆子,而是要求你能夠靈活運用。
因此趙平要求應試者同時要結合自身,談談他們如何去做人做事。
這兩個一個是談的是法制,一個是道德修養,符合趙平道德與法制的要求。
這不但要考試經義,還有個人臨場發揮能力。
考完之后,大部分考生大腦都渾渾沉沉,饑腸轆轆了,原來中午時間已經到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干县|
修武县|
扎囊县|
冷水江市|
嘉善县|
海淀区|
横峰县|
清新县|
沭阳县|
同德县|
登封市|
互助|
商城县|
石景山区|
田阳县|
皮山县|
滨海县|
万盛区|
晴隆县|
嫩江县|
灵宝市|
望谟县|
罗江县|
福海县|
化隆|
伊宁市|
建平县|
土默特右旗|
双桥区|
武汉市|
德州市|
武鸣县|
海南省|
贞丰县|
曲阜市|
会东县|
九龙坡区|
浏阳市|
蒙阴县|
安平县|
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