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分田地破滅-《清末惡匪》
第(1/3)頁
卡在這里了,這里應該怎么寫哪?頭疼了一天也沒想好如何入手,就簡單的描述下吧。
對于這個村子高鴻升還真沒什么印象,跟那個時代很多的村莊一樣。
村子是建筑在一個高崗上面的,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黃河頻頻決口,老百姓沒辦法只好將村子不斷的墊高加固,結(jié)果就是村子都是在高臺之上。
更是因為盜匪的關系,四周都圍上了三米多高的土圍子,將整個村莊都包裹在土圍子里面。
這些土圍子在高鴻升眼睛一點用處都沒有,反而被人堵住之后把自己困死在了里面,可老百姓們還真的靠這些土圍子抵抗盜匪。
土坯房,草帽頂,籬笆院,門口的大槐樹,村中央的老井,麻木的人們,破衣爛衫的農(nóng)戶,光著屁股流著鼻涕的娃娃,這就是這個村子給高鴻升的印象。
一百多戶人家,靠租種高鴻升他們地活著的竟然有四十多戶,剩下還有二十多戶是自己有點地但不夠,又租種了點他們的耕地來補充不足的。
其他的農(nóng)戶跟高鴻升他們就沒什么關聯(lián)了,大部分都是有自己一點地,還有租種另外幾個地主的土地。
高鴻升他們算著這里最大的地主了,其他的都是百畝左右就頂天了,連里正和地保家里也不過才幾十畝。
但他們兩家家里人口眾多,單單依靠自己的那幾十畝薄田,竟然也就是混個溫飽。沒辦法竟然也要租種高鴻升他們的耕地來添補耕地不足的缺口。
不然他們也不會一聽說要收回耕地就半夜來添亂了,真要是收走了耕地,他們也面臨吃不飽飯的問題。
這個當?shù)刂鞑⒉皇悄敲春卯數(shù)模鹊乇8镎透啉櫳勍?,高鴻升才明白地主也不好玩?
這個大清朝吧,對下面的管理采取的是攤丁入畝的制度,也就是按照土地收稅。
本來這個稅收是按照明朝的一條鞭法搞出來的,應該來說很不錯的稅收制度。
可是到了大清國人家直接就把經(jīng)給念歪了,人家開始加費了,開始的時候加的是火耗費用,接著就是亂七八糟的各種費用就都攤進來了,最后等到高鴻升穿越過來的年代,整個老百姓的賦稅簡直用多如牛毛來形容,而且這些附加的稅賦都不是中央政府添加的,而是地方上隨意起個名目就可以加征的,所以就有了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來歷。
地方上可以任意增加稅收的種類了和數(shù)量,那不就是把老虎放出了籠子一樣,吃人的事情就顯而易見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祥县|
浦县|
灵石县|
巴南区|
南汇区|
天门市|
修文县|
金华市|
友谊县|
岚皋县|
蒲江县|
依兰县|
娱乐|
正宁县|
天门市|
库车县|
双桥区|
沁水县|
衡南县|
彰化县|
濉溪县|
泽库县|
沾益县|
涡阳县|
绵阳市|
渭南市|
林口县|
沂源县|
泸州市|
合阳县|
米泉市|
丹凤县|
水富县|
洛南县|
龙陵县|
昭觉县|
和田县|
兰溪市|
延吉市|
青阳县|
德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