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茜茜公主一-《清末惡匪》
第(2/3)頁
早期的弗蘭茨約瑟夫時代的統(tǒng)治可以用一個舊笑話來形容,這個國家的統(tǒng)治建筑在四支大軍之上,一支站著的士兵大軍,一支坐著的官員大軍,一支跪著的教士大軍和一支無處不在的密探大軍。
這個專制的國家沒有議會、沒有憲法、甚至沒有首相,全部的權利都集中在十八歲登基成為皇帝的弗蘭茨約瑟夫身上,他的群臣只不過是這位至高無上的君主的顧問,只有他自己對政治負責,他握有強大的軍隊和警察力量,用以維系他的統(tǒng)治和國家的統(tǒng)一,鎮(zhèn)壓一切民主和民族主義運動。
盡管這個年輕的皇帝對他的全體臣民都處于居高臨下的位置,但是有一個人絕對處于這個年輕皇帝內心中的權威,他的母親女親王索菲。
索菲原本是巴伐利亞王室的公主,她于1824年19歲時嫁人維也納宮廷,這位對政治早有抱負的年輕公主以其強悍的個性,獲得了當時弱智的宮廷中“唯一的男子漢”的稱號。
這個女人阻止了她弱智的丈夫繼承王位,放棄了皇后的寶座和操縱百依百順的丈夫親自掌權的機會,親手將她的兒子“小弗蘭茨”扶上了皇帝的寶座,作為一個母親她對此無比的驕傲,并且一再反復強調,“我在兒子登基時就決定不干涉國事,因為我沒有這個權利,……。”但實際上公眾們卻認為,對革命者無情的血腥處置,違法食言的取消短暫實現的憲法,把奧地利緊緊的和教會捆綁在一起,都是女親王索菲的大作,在五十年代,她才是奧地利的幕后女皇。
這就是伊麗莎白將要嫁入的宮廷家庭,一個不管是國家還是家庭中絕對強勢地位的婆婆,一個出于感恩之心處于絕對弱勢地位的丈夫。
而年輕的伊麗莎白成長在一個十分十分自由的家庭中,她的家庭是一個十分普通的貴族,她的母親盧多微卡是她眾多豪門姐妹中的一門窮親戚,她的父親巴伐利亞國王馬克斯一共生有九個女兒,而她只是嫁給了一個旁系表兄,巴伐利亞公爵馬克西米利安,直到1845年她的夫君才獲得了“皇家殿下”的稱號。
她和她的姐姐索菲之間很少有相似之處,沒錯,伊麗莎白的母親盧多微卡跟索菲之間是姐妹關系(遠親)。她對年長三歲的姐姐索菲是一種卑躬屈膝的親情,她始終把索菲當成她子女的榜樣,小心翼翼又言聽計從,只是希望獲得索菲的恩寵,將她的大女兒海倫妮(電影中的那個茜茜公主的姐姐)嫁給當代最受青睞的金龜婿弗蘭茨約瑟夫。
盧多微卡自己一身“鄉(xiāng)土氣”,她熱愛大自然,不太注意與身份相應的服飾和與身份相應的社交,她和慕尼黑王室很少打交道,那里的國王是她的外甥馬克斯二世。她為子女而生活,親自承擔起教育子女的重任,這對當時的貴族家庭來說,是異乎尋常的。
她幾乎沒有宗教信仰,喜歡收集鐘表,并對地理感興趣,但是她的知識來源就像她丈夫譏諷那樣,大多來自教會的歷書,對政治毫無所知。
伊麗莎白的父親是一個平民化性格的貴族,他是一個廣游世界和博覽群書的人,家中藏書達兩萬七千多冊,大多為史書。他所受到的教育完全是非貴族式的,他在慕尼黑一所學校讀了七年書,并且與他同齡的孩子在一起上課,而不是像一般的貴族子弟那樣,單獨受教于一位宮廷教師。
他在慕尼黑大學聽過大課,重點是歷史和自然發(fā)展史,在大學時形成了他的性格和愛好,不喜歡教條。他經常邀請一些市民階層的學者和藝術家到他那里喝酒、吟詩、唱歌和作曲,也進行高水平的辯論,他的新宮殿位于慕尼黑路德維希大街,庭院設有一座馬戲表演場,備有包廂和觀眾席位,慕尼黑的公眾可以在那里欣賞公爵馬克斯充滿自豪的騎術表演,一批啞劇藝人、粗俗的小丑和瘋狂的士兵也在那里出場助興。
他還喜歡音樂,更是愛好演奏齊特琴,在1846年,他還出版了一本《上巴伐利亞民謠和民歌集》,同時他常常公開表露民主觀點,讓周圍的人們震驚。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闽侯县|
阿克苏市|
镶黄旗|
彰武县|
淮阳县|
公安县|
龙岩市|
罗山县|
讷河市|
遂川县|
东乡族自治县|
威宁|
班玛县|
阳城县|
阿克苏市|
乌什县|
津市市|
通化市|
琼结县|
新龙县|
平山县|
麦盖提县|
松原市|
宜宾市|
梅河口市|
长葛市|
清河县|
崇州市|
伊春市|
武汉市|
观塘区|
汽车|
兰西县|
龙游县|
汝州市|
安化县|
平度市|
华宁县|
昭苏县|
霍州市|
寿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