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皓,便且一試-《盛世黑手》
第(1/3)頁
楊皓當然想到了。
他笑著搖頭說:“那是因為大用這活字印刷的基礎,還沒準備好。”
活字印刷從宋代就被發明了出來,為什么卻一直不得重用?
有人說活字印刷字跡不清晰,所以沒人用。
但一開始印版印刷也未必清晰。
要真是活字不清晰。那樣的問題極容易解決。調整平整就是了。
至于上墨的問題,更是想都不用想,直接就用制作印版的木料做活字不就得了?
活字印刷一直得不到重用的原因,一個是因為這會不管是用什么工具,都只能一張一張紙拓印的。
活字,最多就是節省制作印版的時間。但在拓印時卻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
活字可以反復用,但印版做出來后,不是也可以長期保存?以后同樣可以再版,那是印刷商的固定資產。
所以用這個節省成本的理由讓印刷商改用活字,理由還不夠。而且,用活字雖能減少制作印版的人力和成本。
但也會對人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會因此提高成本。
試想一下,用了活字就必須請真正的讀書人來校字——不認得所有字,怎么將字找到?
這就至少需要兩個讀書人,一個找字,一個校對。
不然就沒有效率。一旦出錯,還說什么節省成本?不虧個底朝天就不錯了。
這是一個長期的活,需要兩個讀書人?讀書人金貴得很啊,有幾個讀書人樂意給商賈打工?
撿字和校對,找人做容易與否且不說。
且說找到了,工錢大概也不會低。
為支付這個讀書人的工錢,未必會比制作印版的開銷少。甚至可能會更多。
用印版就不一樣了,隨便找個會雕刻的,跟著字的筆畫刻好就行。根本不需要他認不認字。刻好之后的,以后也不有需要校對之類的麻煩。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活字固定的原因,活字之間會留下一點空隙,同樣大的字,就是要比印版印刷更加耗紙張。
或許有人要問為什么不將字縮小一些?
又不是黃皮盜版書,字印小了,讓晚上只能點豆粒大油燈的勤奮學子怎么看啊。
所以字的大小,在買書的人眼里,是書本是否精致的關鍵因素之一。
也就是說,字絕對不能小。
而著就又引出一個問題:紙太貴了。
楊皓覺得,活字印刷出現后幾百年一直被束之高閣,根本原因是沒有能讓它發揮作用的基礎——機械化。
至少是半機械化。
只有當活字印刷極大提高了印刷效率的前提下,才有可能真正將印版排擠出去。
機械化?
在大唐,這概念甚至還沒開始形成。
李承乾一心想做好這事,聽楊皓那么說,忙追問:“你所說的基礎,是指什么?”
“真正提高活字印刷的效率的技術。”
“術?”李承乾捉住了重點。
楊皓點頭說:“術,與道一樣,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點一點積累。而且還要在交叉……行業之間彼此配合?!?
能實現機械化所必須的行業和學科,現在連概念都還沒出現呢。
看來,想讓李承乾做這件事也是難。
“既然知道為何,相必也知道如何解決!還請六郎教我。”
楊皓猶豫了一下,搖頭說:“知易行難啊,乾小郎君。不說皓只知道其皮毛,便是通曉所有,當下條件也難以做出來?!?
李泰搶在李承乾面前說:“若是我大唐沒有條件。其他地方更不可能有,你在何處知曉這東西?”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乾安县|
诏安县|
平凉市|
济南市|
渝中区|
稻城县|
普格县|
奉新县|
池州市|
同江市|
宝坻区|
潞西市|
监利县|
瑞安市|
左权县|
和顺县|
南阳市|
繁峙县|
嵩明县|
光山县|
白山市|
高雄县|
扶沟县|
昌都县|
宁海县|
衡阳县|
共和县|
延吉市|
隆安县|
临海市|
枣庄市|
华坪县|
台北县|
和林格尔县|
澎湖县|
琼中|
乌兰察布市|
夏邑县|
全南县|
杭州市|
三门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