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挖井,需要找個合適的地方。 水挖出來了,要考慮方便引到田間。地勢落差肯定是要有的,而且要合適。 而且他要挖的水井,必須有足夠出水量。水量不夠大,灌溉不了大面積的田地。 最后,楊皓挖的水井,還必須是在他的地盤。 不然一旦干旱,這水算誰的? 算來算去,他決定自自家宅基地內挖一個井。 要挖多大多深,他心里也有了底。 聽說楊皓會看水脈,還要挖井。 引得不少鄉親都來看熱鬧。年輕一輩還扛了工具來幫忙。 “在這里挖?” 楊柏德看著楊皓選中的地方,地勢高出旁邊一條溝,這地勢好像不容易出水啊。 楊皓點頭,肯定地說:“就在這里挖下去。兩丈之內就有水脈。” 這時有老人說:“這地方挖兩丈,恐怕不容易。” 其實鄉親們對他看水脈,是半信半疑的。 這年頭想要挖井,誰不是請師傅,偏偏他要自己挖。這啊好了吧。 這會來看熱鬧,有看笑話的,也有的羨慕的。 想看笑話的,心里當然是幸災樂禍。 而羨慕他想挖井就挖井的人,看著附近的石層狀況,卻是搖搖頭。這地方,挖不了多久就該到石層了。 看來,這六郎也不是很靠譜! 楊皓也不惱,只說:“下面的水脈,就在石縫中。大概是不好挖的,不過一旦挖出來,就無懼旱澇,可以一勞永逸。多花點錢和力氣也是值得的。” 楊柏德點頭說:“這話也是在理,那就在這里挖吧。” 楊皓拿來鎬子,在地挖了一個淺坑,然后就對何泉山說:“老何,就在這坑為中心往下挖,井口控制四尺見方就行。” 何泉山接過鎬子就挖。他力氣大,不多會就挖了兩尺多。 最上面兩尺,還只是有一些碎石,下面就開始出現大塊石頭了。 看熱鬧人見了:“這可就真不好挖了!” 這么淺就開始遇到石層,如果是挖地基建房子倒是好事,但要挖井,可就麻煩了。 “郎君?”何泉山又挖掉一點,但下面就真是青石層了。“要挖石頭,井口得弄大些才行。不然不好活動。” 楊皓知道這里就是山腳,地下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了。想要挖井還只能非要用這蠻力將石頭挖掉才行。 他的點頭說:“繼續挖,井口可以弄大一些,人在里面也好轉動。”至于怎么挖?“石頭不好敲,我們不是有柴火嗎?先燒熱了石頭,然后用冷水潑。” 熱脹冷縮,石頭容易碎裂。碎裂了就好敲了。 他又說:“我不管你怎么弄。挖好了,我給你二十貫錢,由你來分。” 重賞之下必然勇夫。何泉山從護院當中,選了十幾個力氣大的,分成三班,輪流來挖。 楊皓又提供就了鋼釬、鋼鎬、鐵錘之類的工具,柴火也任意他們燒。 他們先是挖開一個方圓三四米的坑,然后慢慢往下挖。 還真別說,他們用火燒,然后猛然潑冷水。也就最上面的石層難弄一些,下面石層,是青石,還是挺軟的。 有鋼釬鐵錘那樣的工具,只四天時間,井就挖到了一丈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