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見過諸位同道。” 秦洛昇溫和的笑著點點頭。 他承受了他們的禮。 同時。 亦是還了一禮。 承禮,因為他走在了前面,感悟天心自然,悟道通玄,已成圣人,是他們的“前輩”! 還禮,因為他是后輩,亦是承他們之情而入老君洞,從而有了這么魚躍龍門的機會,且,大家都是同道之人,并無高下之分,所以還禮。 “余悟道有一二心得,將鐫刻于老君山老君洞,有道祖珠玉在前,此舉雖為班門弄斧,亦只當給諸位同道做些許參考,若有微末之用,幸甚至哉!” “請圣人賜法!” 紫袍道人,甚至整個老君山的道教門徒,乃至于天下道門中人,此刻恍若都躬身稽首,發出了同樣的聲音。 秦洛昇微笑頷首,以指為劍,紫氣為引,在老君洞前寫下道言五千,印證道祖《道德經》五千言,一前一后,致敬先賢的同時,亦是為當世同道,后世兒孫,留下一點東西。 道言完畢。 頓時。 天降祥瑞,那一個個字恍若活了過來,化作了金色的龍鳳,飛舞于天。 一眾紫袍道人看的如癡如醉,沉淪其中。 不知多久。 當他們回過神的時候,眼前早已經“紫氣浩蕩九萬里,圣人出巡?” “如此道韻,簡直不可思議,當初道祖成道,怕也只是如此吧?” “泣魂居士,究竟何許人也,短短十日,居然能悟道至此?” “天生圣人,天生圣人啊,我道門一脈,將自道祖始,而興于泣魂!” “神女不愧是神女,高瞻遠矚,慧眼識珠,早在萬載之前就開始布局,為我道門帶來了如此大機緣,送來了泣魂這樣的道子!” “……” 在外的一眾紫袍道人,看著眼前這一幕,熱淚盈眶。 道門講究無為,但誰又能真正的無為,太上忘情? 順應自然,順應天道,這是不容置喙,但也并不代表,全然如此,修道之人,最重要的,還是本心。 順從本心,方為大道。 道門一脈,本就不喜凡塵,不愛俗事,只求悟道參玄,也因此,全然與其他宗派不同,即便是收弟子,亦是講究緣法,從而導致道門越發的凋零,長此以往,道統遠遠比不上其他教派,比如某宣揚輪回與來世的教派。 原本也沒什么。 畢竟。 宗派教義,就是如此。 體悟天心,感悟自然,得享大道。 有緣,自會入我道門。 無緣,強求不得。 可現在。 能讓道門中興,發揚光大,布道天下之人,就在眼前,作為道門中的前輩,當代道門中輩分最高之人,又豈能無動于衷,絲毫無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