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三十二章 敵在蕭墻內(上)-《戰國野心家》


    第(1/3)頁

    亂世就是這樣,幸于此時混亂紛爭的諸夏尚無一個體量足夠的外敵。

    馬鐙和步卒軍制改革、新作物農業技術的革新,使得諸夏在某種程度上聯系在了一起,諸國之間的征戰不再是兩國之間的事。

    小國的存亡由不得自己,甚至由不得主攻的一國。

    新鄭城中,圍城第二十七日。

    魏韓再度增兵,調集了數量更多的火炮,使得城中軍民搶修城墻的速度趕不上破壞的速度了。

    但是城邑仍舊在堅持,民眾在盼著一個希望,一個趕走了魏韓便可以讓君主貴族履行契約擁有自己的新生活的希望。

    新鄭城內西北。

    這里是鄭國的宮殿區,也是宮室城區的所在地,貴族們居住在城邑的西北,而平民和貴族們之間隔著一道內城的城墻。

    新鄭的城墻只有北面有行墻馬面的結構,因為修筑這種結構尤其是配合火藥而形成的防御體系花費高昂,北面直面宮城,所以防護森嚴。

    溱水和洧水形成一個類似于“Y”的交叉地,鄭國的三面都是依托著洧水溱水修筑的,防御起來要容易得多。

    這一次魏韓聯軍的主攻方向是東北角,西北這邊反倒是被攻擊的不那么猛烈。

    西側的城門處,幾個打著哈欠的士卒終于盼來了接替他們的人,驗證過之后,一隊精銳的武士接替了城門附近的防御。

    這里非是魏韓聯軍的主攻方向,但外面仍舊有不少的魏韓士卒駐扎。

    外面正是墓葬區,貴族的墓葬區,魏韓聯軍并非是幾十年后攻下臨淄城的燕軍,也沒有有人進言諸如“挖城中祖墳以恐嚇城中促使投降”之類的“高見”。

    這倒并非是魏韓聯軍的素質更高,而是因為聯軍中還有一部分當年新鄭政變之后逃亡出去的六穆貴族,那些墓葬區也是他們的祖墳。

    城墻上,交接換防后的鄭人士卒等待著一個機會。

    他們是鄭君的心腹,也是鄭君的封臣,這也是鄭君乙這些年得以堪堪和駟氏抗衡的資本。

    之前的幾次守城反擊中,鄭君的私屬精銳并沒有全力參與,倒是那些貴族的私卒損失有些大。

    現在這一側的城門處大多都已經是鄭君的心腹人,卒兵未必是,但軍官大多都是。

    宮室外,鄭君乙看著就在宮殿南側不遠的宗廟,心中為自己找的那個開城迎接魏韓的理由似乎更加地有道理。

    鄭國最開始的封地不在這里,在秦地,烽火戲諸侯之后,鄭國才遷徙到了中原,最終選擇了最為有利的真正中原,也曾憑此稱霸過。

    俱往矣,鄭君乙明白新鄭的宗廟恐怕也要再度遷走,魏韓那邊已經答允可以封他一邑,以延續鄭之祭祀。

    車轔轔、馬蕭蕭,鄭君乙帶著自己的精銳力量,以巡視城防為名,靠近了已經部署了自己力量的西側城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