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走狗良弓蘿卜燕雀-《戰國野心家》
第(2/3)頁
許久,子田揮手道:“此事,容我三思。”
…………
和子田幾乎同時收到了墨家和諸子學派關于宋地非攻建國方略的,還有戴琮。
戴琮看著這份方略,待送走了墨家的使者后,勃然大怒。
將這份方略狠狠地摔在案幾上,罵道:“墨家欺人太甚!逼人太甚!如此一來,我這個詢政院大尹算什么?我有何權?我有何利?數年之后,我又憑什么還做這詢政院大尹?”
按照這方略上的內容,戴琮很清楚,自己無非就是一個過渡。
五年之后,重新推選,除非他做的極好得到各方支持,否則又怎么可能推選他為詢政院大尹?
墨家明面上不參與宋國的事,所以才導致了各方所能接受的詢政院大尹就是他,若是墨家參與,其余百家恐怕都不可能給他機會。
最開始他想的很好,趕走皇父一族,借墨家之力除掉宋國的其余貴族,自己做“民選的宋公”,發布一些邀買民心之政,從而依靠民意成為民選之公侯。
可現在,這算怎么回事?
論法理,所有的政令要經過詢政院和參政院審核制定,說出去是他的政策,民眾會信嗎?
論實際,諸子百家學派瓜分了宋國的政務,地方各有學派,中央所做之決定,他戴琮又不是各個學派的親爹,各個學派怎么可能大肆宣揚說這是詢政院大尹所指定的利民之策?
各個學派必要宣揚自己在為民謀利,從而贏得五年后的真正推選,又有幾人會宣揚他戴琮的功績?
身邊的親信家臣見狀,小心地勸道:“公若不簽,只怕墨家要怒。皇父鉞翎的下場,您不是沒有看到,諸侯至今不曾出兵,各懷心思,不敢招惹墨家,您又能怎么辦呢?”
“若不簽,只有逃亡一途。況且,就算逃亡,又能逃到哪里去?泗上義師遍布宋地要道,就算跑怕也不易。”
“而且……按這方略所言,只怕……只怕沒有您,也一樣可以施政,終究君上還在……您只是詢政院大尹。”
這話難聽,但卻不是諷刺,只是在陳述一個事實。
宋公在與不在,墨家都有辦法。
若不在,則選賢人為諸侯。
若在,詢政院大尹這一次本來也不是推選出來的,如果現在不能推選,墨家可以借宋公的名義在推出來一個。
他戴琮既然是以小家族搏大家族,反正損害的不是自己的利,那么更小的家族的人也自然有人愿意站出來借助時代的波濤而上。
戴琮無奈苦笑。
另一親信門客道:“變法變革,越變越亂。若以宋論,這變法還不如分封建制。”
“分封建制之下,大夫們縱然有作亂之心,尚且還知道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有恒產者,方有恒心。”
“大夫有家,諸侯有國,侵國即為侵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