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十六章 爭吵-《戰國野心家》


    第(1/3)頁

    許析非是不明白墨家的意思,宋國這件事明顯是準備借宋國將和墨家在那場大辯論后和解的學派綁在一起。

    四年前的辯論有與墨家和解的學派,也有與墨家徹底決裂的學派。

    雖然就農家的行動綱領問題這兩年墨家和農家鬧的不是很愉快,但至少在宋國雙方還是可以合作的。

    許析倒是樂于如此。

    農家在泗上的地位有點不尷不尬,沒有這個民眾基礎,在泗上就很難發展。說是一起合力利于天下,農家在泗上這邊又不能進入核心決策層,中層官吏也都是墨家的人。

    有時候許析就覺得,農家在泗上就是個陪祀的神像,不尷不尬。

    當初農家在宋國的計劃,墨家極力反對,其根源就是“未來”的問題。

    不談遠的那些治國方略,按照農家的計劃,在宋國詢政院大尹即將重新推選的時候支持戴氏一族,發動失地流亡到商丘的農夫暴動,或者直接動手刺殺那些舊貴族,從而奪權變革。

    單單是這一點,如果宋國是個孤立的、和天下毫無關聯的一隅之國,或可行;可天下之間不是孤立的,農家沒有考慮各國干涉的后果,以及這么做會把墨家拖下水的問題。

    墨家有墨家的計劃,農家有農家的想法,這也正是墨家一直希望農家能夠融入墨家、批判空想的等勞動量交換的想法,圍繞著共同的目的一同努力的原因。

    現在碭山已經被攻破,宋國的事即將穩定,墨家這時候邀請當年和解的百家共商大事,許析多少還是有點不好意思,他覺得農家出力少了些,按說這一次宋國政變農家該唱主角的。

    等許析帶著弟子去參加晚宴的時候,許析見到了不少其余學派的人。

    譬如楊朱的弟子孟孫陽;管子學派的田無傷;楚國道家的長盧子;三晉中原道家學派的尸佼等人。

    這些人都是些老面孔,多數都是早已名揚天下的人物,哪怕是相較于孟孫陽尸佼等人名聲最不顯的長盧子,也曾留下過杞人憂天而答的故事,和列御寇交好。

    除了這些老面孔之外,許析還看到了一些新人,應該都是這些人游歷四方新收的弟子。

    尸佼的身后站著一個十五六歲的年輕人,互相介紹的時候,許析才知道這個年輕人是尸佼在衛國收的弟子,也是公族之后,單名一個鞅,尚未及冠故而無字。

    對于這個叫公孫鞅或者此地不是衛國當稱之為衛鞅的人,許析也不在意,如今百家爭鳴,各國的落魄貴族或者士人子弟游學者多矣,名聲不顯,難入這些人之眼。

    這一次既然是學派之間的晚宴,墨家這邊當然是要巨子出面,一些墨家的高層人物也都聚齊。

    考慮到各個學派的習慣,也沒有采用墨家那種過于平民的桌椅板凳的形式,而是用了跪坐分餐的方式,以示尊重對方的習慣。

    各個學派的大佬們跪坐在前,眾心腹弟子們跪坐其后,主位是墨家眾人,下首也是相陪的墨家眾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