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戰略與戰術(上)-《戰國野心家》
第(1/3)頁
這樣的高聲宣傳并不能提振多少士氣,唯獨就是讓那些認為自己是玄鳥之后的君子們自我感動,認為自己在為維護天下的大義而戰,為維護天下的安定而戰。
城墻上吊滿了有通墨嫌疑的人,有些已經腐爛,不少烏鴉在上面盤旋。
幾名巫師正在跳著征戰之舞,祈求上帝庇護他們一戰而勝,不少有通墨嫌疑的人即將用來作為人牲祭祀。
西北方搭建起來了祭壇,要祭祀五方天帝,以及主管征伐的一些惡人,譬如蚩尤。
一列列手持火槍或者長矛的士卒低頭走在街道上,城墻上幾個人正將幾門銅炮推上去。
君子云集,整個宋國的真君子云集此地,為了他們心中的大義,不惜性命,做好了殉道的心理準備。
只是……這樣的君子已經太少了,加在一起,整個宋國也就還剩下了六七十個,剩余的都是為了利益。
皇父鉞翎沉靜地站在城墻上,看著城墻下的護城河和那些凹面棱角,以及那幾門閃閃發亮的銅炮,心中卻并沒有多少信心。
碭山就算再堅固,那也據守不了太久。
況且要攻城的,是最會守城的墨家。
謀士門客中有善于守城的,早就跟皇父鉞翎說過,想要守住碭山,需要銅炮。
這種城防體系沒有銅炮,實際上守衛起來并不是太容易。
皇父鉞翎也知道那門客說的沒錯,可問題是他去哪弄那么多銅炮?如今銅已經貴到什么程度了?除了泗上可以用各種貨物換取,靠著大江以南的陵陽銅礦大肆造炮之外,各國又有幾門銅炮?
現在聚攏到手里的,加上各方的貴族,一共也就兩萬五千多人。
其中八千多算是精銳,都是封地上授田的府兵,也經過了長久的軍事訓練,剩余的都是一些農兵。
火槍加在一起也不過七千多支,因為火槍的出現導致了弩的衰落,宋國的弩很少。
而鄉射制度需要的是國人村社制度,宋國這種村社制度早已經被摧毀,沒有物質基礎,哪里會有那么多的鄉射射手?
舊的軍制瓦解,新的軍制還未完全建立,皇父鉞翎明白現在真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
他想到過泗上會出兵,因為他就是想要逼泗上出兵以把各國都牽扯進來,自己振臂高呼以反墨為旗幟,使得各國諸侯必須支持他。
可他沒想到泗上出兵會這么快,更沒想到自己這邊的貴族們還沒有集結完畢,泗上已經攻下了符離塞、沙水渡,完成了對碭山的包圍。
碭山距離彭城不遠,也就不足百里,可皇父鉞翎卻明白自己不可能依靠這點兵力去學當年泗上圍臨淄以救費的手段,那是自尋死路。
死守碭山,這是唯一的出路,就看能不能受到各國出兵。
緊挨著碭山的楚國地區,那里經歷了王子定之變后,貴族地方勢力被楚王一掃而空,不敢私自出兵,只能等楚王的王命。
皇父鉞翎已經派人前往楚地學當年哭秦庭之事,但就算出兵也要等許久,皇父鉞翎心中早已涼了半截。
“泗上出兵的速度太快了。遠超我之所料。我以為至少要等三五個月之后,可泗上卻可以一邊出兵一邊進行總動員,竟然不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