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鄭國策(上)-《戰國野心家》
第(1/3)頁
各個諸侯看似勢力強大,實際上弱點也很明顯。
他們沒有也不可能有一個共同的理想,也沒有一個為這個共同理想而不惜犧牲的精神,所謂禮法制度,都不過是器,用于統治的手段。
他們不會為了這個理想而獻身,能夠為這個理想而先生的反倒是一些小貴族和士階層。
這就是泗上可以借用貴族矛盾分化瓦解的基礎。
三晉同盟的解體,在地緣政治上源于鄭和中山這兩國。
只要中山復國,魏國對趙就不是三面包圍的局面,趙國就可以擺脫魏國的控制。
只要鄭國被韓所吞,魏韓之間的緩沖消失,魏韓之間的矛盾也就指日可待。
五年前第一次中原大戰,魏趙翻臉看似是因為魏國干涉趙國繼承權內戰,實際上今日翻臉明日未必不能和好。
但因為中山君復國,使得趙國完全擺脫了魏國的三面包圍的局面,魏國對趙國而言只是一個南下的阻礙和競爭對手,甚至于必要的話可以聯合楚國攻打魏國。
這一次對于魏韓聯盟的瓦解,適也想要利用鄭國。
歷史上韓國滅鄭,用的是閃擊戰,五日亡鄭,借助的就是魏楚開戰魏國會盟一眾附庸的時機,韓國大軍連夜過河,直插沒有防御的鄭國國都,內部細作協助,很快滅亡了鄭國。
原本歷史上那一年,魏趙已經翻臉,甚至趙楚聯盟了一次一同攻打過魏國,趙韓之后不久干涉魏國繼承權內戰想要將魏國一分為二的情況。
那時候魏國急需韓國的支持,韓國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以“我不打你就是對你最大的支持”為理由,閃擊鄭國滅鄭,使得魏國捏著鼻子承認韓國對鄭國的占領。
既然韓國能做十五,適自然覺得自己可以做初一。
鄭國對墨家暫時沒有任何利益,反倒可以挑唆魏韓、韓楚矛盾。
中山國已經在五年前復國,鄭國如果再被韓國吞并,世上將永遠不會有三晉同盟的存在。
因為墨家的道義,所以不能赤裸裸地和韓國進行彭城密謀或者陽翟密謀,以默許韓國吞并鄭國為代價使得韓國不參與魏楚韓可能對宋的干涉戰爭。
因而這就需要用倒逼的方式。
如何倒逼,這自然是要讓韓國感覺到墨家可能會大力援助鄭國,使得越晚吞并壓力越大,迫使他早點動手。
因為鄭國對泗上此時毫無意義,所以要作勢大力援助鄭國。
因為泗上作勢要大力援助鄭國,所以韓國必須提早動手吞并鄭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