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告子辯性(一)-《戰國野心家》
第(2/3)頁
教育了一番后,告子當時覺得,想出仕,那就得做一個看起來像是有志于天下芬的人……然而當時年輕,這種做法的改變仍舊有些過于形式主義。
告子倒是覺得自己可以了,于是又主動跑去見墨子,說先生你看我有才能,現在也有志于天下芬,你趕緊舉薦我出仕唄?你看咱們在楚國、衛國、越國、齊國、宋國那都有關系,我能不能出仕還不是你一句話的事?
墨子就說你這人吧,自身的矛盾還沒有解決,怎么能夠解決天下的矛盾呢?你繼續學習吧,等我認為你可以出仕的時候,會讓你去的。
這件事之后不久,適從商丘加入了墨家,隨后經歷了勝綽叛逃這件事,適在商丘改組大會上痛斥勝綽是“把諸多為利天下而犧牲的墨者的尸骨當做向上爬的階梯”。
告子當時一則是真的很尊重墨子、二則適的話過于誅心、三則他覺得勝綽的想法太遙遠鬼知道公子連能不能回國?
于是繼續留在了墨家,之后又和適產生了一點分歧,然而當時適靠著“可愛”、“博學”、“意志堅定”……以及最重要的,極大地改進了墨家的財政狀況和墨者的平均生活水平,使之迅速或許了許多人的好感,加上墨子書秘的特殊地位,使得告子決定不去招惹他。
泗上草創,告子更是看到了一絲猶豫朦朧的希望,出仕何必非去找諸侯?我們自己武裝割據不也一樣?
當時告子也沒想太多,論及才能他是有的,但是在賢才眾多的墨家并不是過于突出;論及資歷,和第一批墨家的核心層人物以及因為書秘的特殊身份進入核心圈的適都比不了,也算是心平氣和。
等到墨子去世之前,二大的時候,孟勝、胡非子等一大堆原本在外獨掌一方的人回到了泗上,這些人論及能力威望功勞都高于告子,加上那時候草創之初需要更多的軍事力量,告子不擅長,也還算是心平氣和。
再等到禽滑厘重病之前的三大的時候,泗上轉入快節奏的發展,從非攻轉入富國,大量適教出來的學生涌入干部圈。
那時候,適在里面整天喊著“尚賢”,不分老幼貴賤、有才即上,大量提拔了很多年輕干部,而且當時適作為副巨子,主管人事安排,年輕干部又多是看他的書成長起來的,告子再一看……也算是死了近決策圈的心了。
果然,這一次禽子重病之后,他如愿以償地被選為了一名委員,然而距離候補悟害還有極大的距離,排名也不是很靠前。
早在三大的時候,告子就已經明白了自己不可能染指最高權力決策圈,反倒是因禍得福,靜下心來認真讀書,這倒是讓他逐漸成為了一個扎實的理論派。
內部的叛逃懲處辦法;外部的環境和他學的東西格格不入;泗上蒸蒸日上的發展,都讓告子從未涌出過叛逃之心。
在墨家內部,告子也是名聲不顯。
論軍事,他不如那些百戰余生的老墨者、也不如適的嫡系青年學院派;論財政經濟,基本上都是適的嫡系在管,他也確實插不上手也沒能力;論理論……這又是個問題。
前期他是一門心思想出仕,對于理論學習和辯術都是好讀書不求甚解,和外部辯論的事一開始是適主持和楊朱列子等人論戰,新理論體系有適這一派的人,舊體系他又比不過辯五十四這樣的老墨者。
等到三大之前他終于看明白局勢,殺下心來讀書,研究理論,這才算是熬出了頭,畢竟他是有天賦的,也算是在原本諸夏的數千年歷史中留名的人物……雖然都是做配角和背景板,但也是能發牢騷說墨子不仁義、和孟子對懟辯人性的一號人物。
讀了這么久的書之后,是真的相信了適那一套修正了墨子的理論體系,算是從投機分子變為了投機是初衷但有了信仰和理想的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