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六章 游士之沛救世端(三)-《戰國野心家》
第(2/3)頁
長桑君與秦緩只在城內休息了一夜,就能感覺到這里距離沛邑已經很近了。
不是聽聞別人總是談及沛邑,而是因為這里的食物、習慣等等,已經有些與那些傳聞中的沛邑相似。
城外,甚至也已經有了在三四月間已經開始抽穗的宿麥,而且還能看到河邊有一處聳立的磨坊,這正是滿滿的傳聞中沛邑的味道。
兩人從臨淄來,臨淄又是大城,墨者早在那里活動,齊人弟子也多,一些新奇事物都很快傳播到那里,方與的新奇事物倒是沒有引起二人的好奇。
及至出了方與邑繼續沿河南下,便能感覺到沛邑如同一塊磁石,將中原那些有利天下之心、那些聽聞了墨家這幾年宣傳的年輕人,不斷地吸引過去。
有成群結隊而行的,帶頭的或是墨者,他們是接受了墨者的資助和認可,離開家鄉前往沛邑追尋夢想的。
也有三五成群的,他們大多是家中尚有余財,聽了不少墨家的傳聞,于是想要前往沛邑游學的。
或有馬車牛車,或是徒步而行,因為有著同樣的目的,有著同樣的夢想,操著各種語言的年輕人聚集在一起很快成為了朋友。
沒有什么比有著共同理想更容易成為朋友的人了。
長桑君感慨萬千,也明白墨家這一次忽然做出這樣的大動作,并非是一蹴而就,而是提前準備了許久。
從那些新奇的事物開始,墨家就已經將觸角深入到中原的巨城大邑。
而因為商丘之戰和中原弭兵的消息,造就了墨家的傳奇,也早就了沛邑的光輝。
一如當年逐日的夸父,那里仿佛就是太陽升起的地方。
這些前往沛邑的人,真正的家貧無依者并不多,相反多數都是家中尚且有些財力土地但出身又不怎么高貴的人。
只有這樣的人,才對天下貴賤相別的情況最為不滿,也才有余力時間聽取許多的道理,而且也有財力支撐自己離開家庭前往沛縣。
沿途已經有不少用樹枝茅草搭建起來的小屋,用來讓這些過路的游士休息。
未必都是墨家提前準備的,或是先行的人經過,幾人搭建起來,留給后來人。
長桑君與秦緩二人行到金烏欲墜之時,遠處的河岸邊已亮起了火光,顯然前面有人在那里宿營,隱隱約約似乎還有一間簡單的小草屋。
兩人便催促御手快行,將要靠近的時候,就看到篝火旁坐著四五個年輕人,身皆佩劍。
一人起身,沖著長桑君喊道:“老者,可也是前往沛邑尋墨家的?”
長桑君急忙回禮道:“正是。”
說話時候,用的都是雅音,顯然出身也非是庶農工商,哪怕是祖上也必有為士大夫的。
喊話那人倒是好客,又見長桑君白發,便道:“同路人,我等也是前往沛邑的。快來烤烤火,歇息一番。”
秦緩扶著長桑君下了車,御手解開車架,自去在河邊水草肥美之處放牧。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川县|
华容县|
竹北市|
达孜县|
象山县|
大同市|
云龙县|
靖安县|
手游|
湄潭县|
塘沽区|
读书|
新兴县|
神池县|
十堰市|
筠连县|
弥勒县|
泗洪县|
太康县|
浠水县|
六枝特区|
灵丘县|
滁州市|
通城县|
老河口市|
米易县|
香河县|
宁海县|
方山县|
个旧市|
梧州市|
乐平市|
洪泽县|
宁城县|
北碚区|
兴化市|
剑河县|
株洲县|
石狮市|
永新县|
铁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