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楚王這樣想的時候,距離楚王已經(jīng)不遠的公造冶也在關注著這座木塔上的火焰。 他想的與楚王截然不同。 “先生與適,為了今夜,提早準備了月余,細節(jié)完備?!? “沛縣義師初戰(zhàn),又是夜晚,若無指路指明之炎,倒還真的容易難辨東西不分南北?!? “楚王的營寨就在前方,若無這火焰高塔,還真容易走錯了方位!” “此計大好,只可惜若是今夜事成,這事又不好宣揚出去,倒是讓適少了幾分名動天下的機會?!? 想到這,公造冶心頭暗暗有些激動。 他的腳下,踩著一名被他刺死的楚人,而他的身后就是被炸死的楚之司馬。 看著這些楚人的佩劍、裝飾、皮甲,公造冶知道這必是楚人的最精銳之士。 然而這些最精銳之士,也已經(jīng)潰不成軍,只是一次整齊地投擲加上隨后的沖鋒,這些楚人或是被殺或是四散逃去。 很多人甚至被巨大的響聲震的、或是嚇得站在那里一動不動,就等著長矛刺破他們的皮甲,穿入他們的身體。 公造冶不知道楚司馬已死,但卻知道夜戰(zhàn)不易,又是偷襲,楚人能集結反擊夜戰(zhàn)的兵力,只有這些了。 突破了這些人,也就意味著楚王面前的道路徹底被敞開。 那些敗退的徒卒農(nóng)兵,不可能阻擋住己方的前進。 公造冶明白,最擔心的、最可怕的被黏住后側翼包抄的威脅已經(jīng)解除,剩下的就是最后的攻堅營壘。 楚王若逃,公造冶覺得自己可以憑借這些火藥武器和楚王逃竄帶來的混論,將楚營打個對穿,讓楚人心驚膽戰(zhàn)甚至引發(fā)敗退。 若不逃,那么最后的營壘,就是自己名揚天下之時。 他對單純的名揚天下并不算很有興趣,但卻對“以利天下、依君子之勇”而名揚天下充滿興趣。 墨家非斗,提倡君子之勇,最反對市井之勇。 墨家重義,提倡利天下之大義,最反對私人交往之小義。 墨家所提倡的勇士,是長勺一戰(zhàn)要血濺五步逼齊桓退兵的曹沫、是于崔子之亂后不畏死亡放聲大哭的晏嬰、是討伐無道商紂駕車沖擊敵陣的姜尚…… 這一切,公造冶都曾羨慕過。 而今夜,他知道自己可能成就和這些他所敬佩的擁有君子之勇的賢人一樣的名頭。 甚至,更加傳奇。 區(qū)區(qū)弱宋,洶洶強楚,兇悍而來,商丘微弱累卵。這種情況下,墨家弟子糾糾赴宋,他公造冶帶著一眾同門,以數(shù)百破楚軍數(shù)萬,逼楚王成盟,救下商丘城! 單單一想,墨家可以名揚天下,可以讓好戰(zhàn)之君思慮再三,而他更可以成為市井之間的傳奇。 公造冶摸了摸自己臉頰上的疤痕,心想若是這樣,自己與那人的賭約,便是自己勝了!或者說,自己終于有資格教訓那個人,讓他知道什么是君子之用,什么是天下大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