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現(xiàn)在的楚軍,是二十年前被北上被三晉一舉擊敗的楚軍;而現(xiàn)在的三晉,是剛剛滅中山、奪西河、震姜齊、天子封侯的三晉。 這種情況下,一旦與宋人被迫成盟,天下那些猶豫觀望的小國,會在瞬間導向三晉的一邊。 楚王明白這次若是與宋人成盟,即便和自己有姻親、和韓宗有血親仇的鄭人都會倒戈。 他想的是三年之約后,自己遵守弭兵之約,靠墨者守大梁榆關(guān),楔入三晉。 可現(xiàn)在一想,只怕三年之約到得時候,大梁榆關(guān)早已不屬于楚人了,那又有什么用? 難道靠這些墨家入楚,幫著守衛(wèi)國都郢城嗎? 想到這,楚王慨嘆一聲,心說只怕墨者從一開始就沒覺得他是什么利天下一天下之君。 自己所想的,都是以圍城必勝為前提的三年之約。 而墨家眾人,只怕從一開始想的就是以圍城必敗為前提的三年之約。 真要那樣,楚人退出中原,淮泗不保,陳蔡重歷兵鋒,只怕只能防守,墨家眾人自然心中無礙! 楚王咬牙,心中不恨,只是震驚于墨家的手段。 圍城至今,他自認掌握了全局,相信商丘城內(nèi)必有蕭墻之禍,相信商丘城最多能撐幾個月…… 可現(xiàn)在才想清楚,在城內(nèi)防守的,是墨翟的數(shù)百弟子,是守城術(shù)天下無雙的墨家眾人,難道他們真的就一點都沒察覺嗎? 況且,即便這樣,依舊可以造成今夜的局面,若是商丘城內(nèi)無亂,又當如何? 思慮于此,楚王腦中一片清明,在混亂的嘶喊聲中,想到了最后反敗為勝的機會。 商丘城已亂,宋人不可能大軍出城反擊。 若是商丘沒有蕭墻之禍,就憑借這些震撼人心宛若閃電的武器,只要在凌晨之時以精銳兵力制造混亂,城內(nèi)整軍出擊,楚人除了敗退還有別的可能嗎? 但現(xiàn)在,很顯然是城內(nèi)不能出兵,所以墨家眾人才選擇了這樣一條穿陣而擊五步成盟的艱險之路! “撐到天明!撐到天明!墨家弟子雖然精銳,但只要我能撐到天明,他們必退。縱然不退,商丘城內(nèi)不能出兵反擊,也可以兩翼整軍包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