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那近侍此時何能顧得上到底算是妨礙守城的叛亂、還是屬于楚人攻城術的一種的區別,只求能夠墨者快點出面解決掉城內的混亂。 卻不想他連連答應之后,墨子依舊沒有答應,反道:“就算這些人算作楚人攻城術的一部分,可守城也需要城內國人的許可啊。否則又有誰拿弓矢戈矛去抵御呢?” “如今城內民心浮動,難道你沒有聽過當年衛國之亂嗎?” “昔年衛侯欲與楚,國人不欲,故出其君,以悅于晉。如今商丘城內國人,不欲戰,只怕也會出其君吧?” 近侍臉色微變,他知道這個故事。當年衛侯擅自決定叛晉親楚,城內國人大為不滿,加上怕晉國報復,貴族稍微一煽動,國人直接暴亂流放了他們的國君,來取悅晉人。 國都的居民,尤其是小國的國度居民,經常干政,動輒暴動,他們心里都清楚自己的利益所在。 現如今城內之事,只有城頭上的墨者可以出面調解??赡蛹热粏柍鰜磉@番話,很顯然意思就是不認為民眾的心意還是要遵從的。 近侍抹了抹額頭的血,哭訴道:“可是原本民眾是愿意防守的啊。若不是糧倉被燒,還有那些人煽動,民眾一定會跟隨墨翟現在在城墻防守,而不是一同去圍攻宮室啊!” 墨子嘆了口氣,說道:“商丘的民眾為什么要防守呢?墨家講利,你回去問問你的君上,可曾給了國人什么利嗎?” “昔年狄人伐衛,衛懿公很喜歡養鶴,鶴有乘坐軒車的。衛國要和狄人打仗,國中之人被授予兵器者都說:讓鶴去打仗,鶴實際上享受俸祿有官位,我們哪會打仗啊,讓您的鶴去打嘛!” “這是一樣的道理啊。民眾得到了什么利呢?” “昔年長勺之前,曹劌問魯侯何以戰,魯侯說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會根據實情合理裁決,由此才可堪堪一戰。” “如今楚人遠勝齊桓之師,這道理卻也是一樣的,民眾的案件訴訟,宋公可都一一處理了嗎?” “昔年公子鮑為人賢明,對國人以禮相待,當時宋國發生饑荒,公子鮑把糧食全部拿出來施舍。對年紀在七十歲以上的,沒有不送東西的,還按時令加送珍貴食品。沒有一天不進出六卿的大門。對國內有才能的人,沒有不加事奉的?!? “于是國人用命,不惜死戰。這道理也是一樣的啊。子田如今可能做到對七十歲以上的贈送食物、對國內有才能的人都加以利用嗎?” 墨子質問之后,又道:“如果這幾件事都不能做到,那么又怎么能得到民眾的支持呢?” 他看了一眼近侍,緩緩說道:“你再回去問問你的君上,他知道自己做錯了嗎?如果知道自己做錯了,那么便未必就不能補救,或許還可以得到民眾的支持啊,這城還是守得住的?!? 近侍咬牙道:“墨翟先生,如今城內甲士作亂,我冒死才得以沖到城墻,又怎么能夠回去呢?” “就算我能夠再冒死沖進去,那么又怎么可能再出來呢?” 墨子淡然道:“無妨,我派兩名弟子跟隨你回去,晾那些人也不敢阻擋。至于出來,則也無必要,若是宋公知錯,可以在宮室內焚燒椽木做煙塵,我就能夠知曉,也能夠幫助傳達宋公的意思與民眾了?!? 說罷,點了兩人的名字,兩名弟子持劍上前,墨子道:“且護送他回去,只說是我派你們去的。” 兩名弟子面無懼色,冷漠淡然地點頭答允。 那近侍知道事已至此,多說無益,于是拜謝,跟隨兩名墨家弟子朝著宮室而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