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墨子笑道:“若論什伍刑名,你是最能理解的。就是這樣。編為什伍,共同買鹽。買不起的,送,日后償還,無利。市賈豚會給我們弄到足夠的錢的,現(xiàn)在需要的是眾人的信任,才能宣講大義。” “你們又在村社中或為木匠、或為石匠,按照適的那些辦法來做。半年之內(nèi),村社眾人定然信任。再挑選那些可能成為墨者的,輸以大義。適再取些種子,三十里一處種植,引人觀看。” “待半年后,種子收獲,適再撬動巫祝,樂土之說也就深入人心。什伍之間,再借以耕牛駑馬,什伍便成。但這什伍,要學(xué)商丘村社,各自選出最近墨者之人,以便上下同義。” 說完大略,墨子又點了七十多人的名字,讓他們跟隨摹成子做這件事。 這些人的伍長或是本人一一領(lǐng)命。 “如適所言,大族勢大,互有勾結(jié),違背法度,私用刑罰。這些人暫且不動,今年賦稅一切如常,一切待明年站穩(wěn)腳再說。那些精于稼穡的二十多人,先跟隨適問詢那些種植之法,再選一片土地種植,就在沛地附近即可。” “公造冶,你帶駱滑厘等人,深入市井。先幫著忙碌豆腐麥粉墨車的事,借此結(jié)交工商。不可露你們劍術(shù)手段,不可與人比斗。” “高孫子督檢墨者之行,巡游村社之間,但有不行義之墨者,抓回來再做處置。” “至于賦稅、丈量、田洫、畝稅等事,暫時不動,原本如何現(xiàn)在依舊如何。日后借商丘公族六卿之名,以整理田洫、征收多余畝稅為名,再動這些大族。商丘公族六卿必不出力,但也不會反對,我們需要自己做成,也就需要此地庶農(nóng)工商之心。” 只是頃刻間,墨子已經(jīng)將各種事項交代下去。 適說能解決了巫祝之事,剩下的便都是墨子擅長的了,他是巨子,又是第一任巨子,其言無人敢違。 眾人均以為這件事就這么完成的時候,墨子又道:“你們也隨適學(xué)了不少八筆字。草帛之事看來適已經(jīng)準備做了。待秋季宿麥未種之前大聚,我是要考教你們那些隸書的。凡不能者,定有懲罰。” “你們既要出去,先花八天時間,和適學(xué)村社的手段。適也帶著書秘吏的人,將一些常用文字抄錄到竹簡上,每人分發(fā)一份。這些天你受些累,一定要在八天之內(nèi)抄完。一定要有如下文字:數(shù)字、田畝、麥粟、墨、農(nóng)具、牛馬……” “另外你要多講故事,讓那些前往村社的人,能用故事吸引眾人。故事又要微含大義。八日之后,即便這些人不如你所知,但至少在半年之內(nèi)如你一般。凡如今能寫二百字者,這幾日跟隨適書寫木簡。” “還有什么不懂的?或是還有什么覺得我這樣做不合大義的?亦或是有什么疏漏的?便可彌補詢問。” 眾人互相看了幾眼,紛紛道:“尊巨子令。弟子無可補充。非是不愿,實是不能。” ………… 八日后,一座嶄新的小木屋已經(jīng)在泗水河畔建成,粗陋無比,但是里面裝著的器物卻是要以黃金論的。 幾十名即將前往村社的墨者每人都領(lǐng)了幾片編號完畢的竹簡,上面寫著二百多個字。 很多文化水平不高的墨者現(xiàn)在根本不認識那么多字,更何況去寫。 可是每個墨者都輪流走到適的面前,背誦一篇聽起來絕對不像是《尚書》、《周書》這樣精致文字的文章,而是一篇看起來廢話連篇的文章。 “一個人,有兩頭牛。種了三頃地。三頃地一共三百畝,一畝地要粟種四斤,若種麥需要五斤。這人有家,家里共六口人。后來住進一個墨者,就是七個人。七個人比牛腿要少,兩頭牛八條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