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刑鼎未鑄規已成(下)-《戰國野心家》
第(2/3)頁
“要不是昨日墨翟先生親來,你也會被打,那些種子可能都會被搶走。”
適一來,眾人便讓開了一條路,很自然地將適讓到了篝火旁。
眾人也不再是圍著篝火形成一個圓圈,而是圍著適成了一個扇面。
適壓壓手,眾人也都安靜下來。
“這件事是關乎到村社眾人的,總要眾人一起商量出個結果。但是又能怎么辦呢?土地是君上的,授田與你們,你們并沒有權力驅趕走他;刑罰又不是我們可以動用的;六指挨打也未必是桑生的本愿,或許他自己都不知道可能會發生這樣的事。”
六指跟在適的旁邊,嘟囔了一句道:“他還說你害了他呢,說你是惡鬼呢。”
眾人也很不滿這番話,適笑道:“他說我是惡鬼,我便是了嗎?”
村社一人站出來道:“那就這樣算了?”
適搖頭,說道:“我是這樣想的。我先問一句,大家聚在一起,是為了什么呀?”
這樣的話,適已經灌輸過數十次。
一問,便立刻得到了幾十個人共同的回答。
“當然是為了你常說的交相利。如今你只買了幾頭牛,村社人多分不過來,一些事也不是一家可以做的,所以要交相以利,互助為人便是為己。只是為了得利。”
墨子在一旁暗暗點頭,心說這樣的道理,即便是一些新入的墨者也未必能夠想通,這些村社中人想的倒是透徹。
轉念再想,又明白了造成這種區別的結果:村社的確是交相得利了,終究還是一個利字。
適聽到這些人都這樣說,便道:“我講個故事吧。世上有這樣一群牛,都是黑色的。這些牛彼此互助、犄角向外,抵御虎狼。忽然有一日,一頭牛的毛色變成了白色……假使在這群牛看來,白色就是最大的罪惡,那么應該怎么懲罰這頭牛呢?”
眾人一想,便道:“那就將他驅逐出牛群。”
適道:“既然這個故事是這樣的道理,那么這件事還沒有解決嗎?大家在此相聚,近是為了交相得利而互助,遠是為了樂土將有一日實現。但桑生并不相信,那么大家就不再與他交相得利就是。”
“收回授田,那是公族的權力,所以公族可以用收回授田的方式懲罰。罰沒錢財粟米,與軍賦絲帛粟賦并無二致,所以那也是公族可以動用的刑罰。”
“對我們來說,交相得利,另其不能得利,便是我們可以施加的懲罰。”
“因而,我覺得可以這樣做。”
“數家共用的牛,桑生家不再可以使用,但他也一樣不再需要履行喂牛的義務。”
“村社的磨盤、碾子,桑生家如果想要使用需要拿錢或是粟米,因為他沒有參加磨盤碾子的勞作,所以他不能使用。”
“聚會的場所,他還可以來,因為他曾經為此夯土,但一些新的種植之法不能聽。”
“村社日后收了宿麥,每年共同拿出的預備荒年的糧食,在遇到荒年的時候桑生家不能食用,只能花錢去買。”
“其余的事也是一樣,凡交相得利的,他都不能參加。諸如軍賦、演武、征戰、粟稅這些不歸村社的人管轄的事情,一切如舊,這不是我們現在可以管的。”
“大家考慮一下,可以的話,就這樣辦吧。按照公用耕牛的幾家一起商量,達成一致后選出一人陳訴同意與不同意,再做最后決斷,不要嘰嘰喳喳亂成一團。”
說完后,篝火旁的這些人便按照平日一同喂養耕牛的認分開,各自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聽上去很亂,但仔細看就能發現,就像是一朵朵的梅花,雖然分瓣但卻圍著一個中心。
適知道,自己用了自己非常不喜歡的手段,將一個村社中的人,人為地制造了裂痕,分成了兩色。
信的。
不信的。
當信的占到多數的時候,不信的不會說自己不信而只會說信。
他給了這些人希望,已如今的權力,最大的懲罰就是斷絕某個人的希望。
看得到的希望,在破滅的那一瞬,是最可怕的懲罰。
適清楚,自己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而這結果就是桑生從此在村社被徹底孤立。
即便孤立,桑生也沒法走,他是授田制下的農夫,沒有錢哪里也去不了,而且因為需要履行封建義務的原因,逃走在貴族眼中是犯罪。
適用玉米地瓜土豆和冬小麥,讓這些人看到了觸手可及的希望,也讓他有了一種他可以施展的懲罰別人的、名為破滅希望的懲罰。
交相得利,終究還是一個利字,也只有此字,能夠匯聚更多的人,無需改成宗教。
很快,眾人給出了一致的結果。
同意適的做法,從此之后,桑生不得參加村社的大部分活動。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门县|
兴海县|
康保县|
织金县|
当阳市|
盘锦市|
阳春市|
昆明市|
晋州市|
兖州市|
永靖县|
无锡市|
汕尾市|
县级市|
永修县|
澄江县|
宜黄县|
于都县|
禹州市|
通江县|
贺兰县|
昌邑市|
定陶县|
兴隆县|
化德县|
斗六市|
通山县|
上饶市|
朝阳市|
陇南市|
长宁县|
图片|
黄大仙区|
赤峰市|
望都县|
连南|
栾川县|
无锡市|
塘沽区|
石棉县|
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