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三路出兵-《我在水滸開了個掛》
第(1/3)頁
在齊國拿下了汴京,覆滅了趙宋之后,各地官府的反應各不相同。
原本的大宋屬地官員,大多數都是有些沒頭沒腦,甚至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不相信怎么原本還鼎盛的大宋,頃刻間就亡了?就是那些夸大其詞的劇本家們,也不敢寫出這樣的劇情啊。他們不知道現在自己所管之地屬于何方了。有的沒有數的就想要自主劃地而治,過一過土皇帝的癮。大多數的還是上書愿意歸附齊國的。
上書過來的大都是看得清楚情況的。明白他們自己根本不可能有什么作為的,要錢沒錢,要兵沒兵,拿什么自主?還不如不等齊國打來,率先投靠的好。
他們的投靠也是讓花榮省了不少的事,不用一個個的攻打了,省卻了不少的時間,當然這些上書投靠的,大部分都是永興軍路、秦鳳路,京西北路的州縣,還有就是兵力都被范瓊帶來勤王的淮南西路,也是上書投降的比較多。
這些官府只是尋求投靠齊國,而不投靠王慶和方臘是有原因的。先說王慶這里,他們這里的部隊的主力和領頭的都是原本各個山頭的山賊,這點沒什么好說的,梁山剛開始的時候也是這樣的。只是梁山一直在花榮的約束下行事,從一開始就建立起了好的制度,形成了良好的作風,之后其它山寨并入進來后,耳濡目染的也是慢慢的改變了作風,還有專門糾察軍紀的部門在,所以完美度過了草頭勢力的時候。現在建立起了國家,各種法律制度也是參考前朝略作修改,就拿來用了,這個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專業人士來做。
有了專門的約束,加上嚴格的訓練,梁山那里基本就沒有出現過士兵擾民的情況。
可是王慶他們可是不同,他們起事只是為了各自的好生活才聯合起來的,本來只是一個松散的聯盟,各自為戰。后來迫于趙宋攻打兵馬的壓力,才不得不整合在一起,共同對敵。可是在攻破城池的時候,哪個不是都要大肆的劫掠一番的。不劫掠一番,鬧得當地百姓生存不下去了,怎么會有人跟著他們干?基本上占據一城就是一城的百姓受苦。
所以但凡有些良知的官員都不會投靠這樣一個勢力的,他們還是愿意活在一個有制度的國度里,起碼生命不會無緣無故的就沒了。
要說王慶這里可能還會有個別別有心思的官員投靠的話,方臘那里就是無人問津了。這也不怪別人,誰讓他們太過痛恨大宋的官員了呢,每被他們攻下一個城池,城中的官員就每一個能落下好的,不僅活不了,而且死的都很慘!這樣的情況下又有哪個官員會嫌自己命長,投靠方臘自討苦吃呢。
有著這些人的投靠,齊國的勢力地盤短短的時間內就擴大了三分之一。派人去接收是很必要的。
首先出馬的就是全能軍師蕭嘉穗,只帶了郝思文和張應雷所領的五千朱雀軍,就一路往慶州出發。去和已經回信表示愿意投靠齊國的劉法與西軍眾將見面商談。當然順便也是走一遍剛投靠過來的州縣,簡單的了解一下情況。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杨浦区|
奉新县|
依兰县|
来凤县|
湖北省|
高雄市|
札达县|
双江|
安龙县|
汝城县|
黄山市|
都安|
株洲市|
牙克石市|
泊头市|
青田县|
于田县|
北流市|
南昌市|
都匀市|
静安区|
栾川县|
绵阳市|
鹿泉市|
甘南县|
信丰县|
启东市|
桂平市|
石棉县|
拉孜县|
和田市|
伽师县|
宕昌县|
轮台县|
云龙县|
西吉县|
定襄县|
锦州市|
庆元县|
海伦市|
晋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