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大徹大悟-《我當(dāng)方士那些年》
第(2/3)頁
“你和他都是聰明人,所以你們會想太多。”古嘯天的目光落在蕭連山的身上。“他不聰明,可想的卻很直接,朱元璋算計了一輩子,入土的時候還有精力算計太多?”
“你……你是說連山最開始就說對了,是空碗?!”我一怔有些茫然的去看古嘯天。“空碗又是什么含義?”
古嘯天沉默了片刻不慌不忙的回答,羽兵敗垓下四面楚歌,虞姬不忍拖累于我,為讓我安心突圍拔劍自刎,羽率四十二鐵騎突至烏江,可謂窮途末路,后世之人揣測羽當(dāng)時心灰意冷欲要自絕,也有人說羽是無顏江東父老不肯過江,世人可笑,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羽當(dāng)時想什么,又豈是他們能猜到的。
古嘯天答非所問,回憶起往事一臉的惆悵不過表情依舊是無上的驕傲,我相信到現(xiàn)在他還是深信自己從未敗給過任何人,是天意,他輸也是輸給了天意。
你當(dāng)時在想什么?蕭連山向來對英雄崇敬,何況面前的人敢稱英雄兩字完全當(dāng)之無愧。
我餓!突然感覺到餓。
你餓了?!蕭連山茫然的張開嘴,古嘯天的回答多少有些讓他失望,我猜想蕭連山在等古嘯天說出豪言壯語,那是只有英雄陌路的時候會說出來的悲壯,可得到的居然是一句餓了。
古嘯天看著對面眼神有些迷離,就如同他此刻就站在千年前的烏江邊。
“我想起江北的米粥和干饃,尋常的家鄉(xiāng)口味,羽戎馬一生征戰(zhàn)無數(shù),殺敵萬千。”古嘯天一邊說一邊抬起雙手。“天下羽曾一手在握,財富盡為羽所有,美人在懷數(shù)之不清,珍饈百味品之不斷,可我到烏江邊才發(fā)現(xiàn),一切其實都敵不過江北那一碗粗茶淡飯,我已經(jīng)忘記家鄉(xiāng)的味道很久了,甚至也不愿意去想起,其實那才是最真實和寶貴的,若羽能重選一次,愿醉臥山林和虞姬清貧一生。”
放下!是放下,古嘯天到最后失去所有的那一刻才真正大徹大悟的放下,那不是所有人都能領(lǐng)悟的境界,只有經(jīng)歷過大起大落的人才能真正的明白。
聞卓在口中喃喃自語,然后回頭去看那不起眼的槐木碗,朱元璋何嘗不是和當(dāng)初的古嘯天一樣,權(quán)利也好,財帛也罷,到最后黃土一抹什么也帶不走,朱元璋把皇陵選在鳳陽,除了這里風(fēng)水之外,還有落葉歸根的意思,看得出他是念舊的人,從一個乞丐出生到最后登九五之尊,他的一生可謂是跌宕起伏。
這槐木碗應(yīng)該是朱元璋當(dāng)年乞討所用,如果有后世帝君真來的這里,那只說明大明江山社稷岌岌可危,否則斷不會開啟太祖皇陵,這是要泄龍氣的是皇陵大忌。
朱元璋是在用這槐木碗警示后世帝君,打江山難,坐擁江山更難,一旦江山易手剩下的就只有這曾經(jīng)要飯的碗。
聞卓說完感激的對古嘯天笑笑,都說英雄陌路,看來只有英雄才能體會英雄心中所想,聞卓拿起槐木空碗走到石像面前,回頭看看我們,眼神很堅定,不過也沒有絕對的把握,那一眼的意思無非是想傳遞,若是錯了這里就是我們幾個埋骨之地,古嘯天把目光從遠處收了回來,恢復(fù)了從容和淡泊沒有丁點擔(dān)憂的埋著頭,蕭連山不以為然的點頭。
聞卓見我也沒說話,慢慢把木碗往石像的手中放去。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重庆市|
保康县|
阿瓦提县|
驻马店市|
铜山县|
临夏县|
青铜峡市|
遂宁市|
崇明县|
钦州市|
尉犁县|
浦县|
扎赉特旗|
纳雍县|
寻甸|
确山县|
余庆县|
曲周县|
天水市|
新乡县|
白河县|
桑日县|
临西县|
华安县|
文登市|
横峰县|
祁阳县|
东乡县|
确山县|
新余市|
宁国市|
南安市|
诸暨市|
新化县|
商河县|
明溪县|
河北区|
吴堡县|
南漳县|
调兵山市|
连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