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賞賜免死金牌還能有其他意思?”蕭連山疑惑的看著我。 “千玲,你對明史應(yīng)該很了解,你給連山說說,這些拿到免死金牌的功臣最后都是什么結(jié)局。”我對越千玲笑了笑。 “李善長,免死鐵券2張,己身免死兩次,子免死一次,最后全家七十余人同時處死,藍玉,世襲免死鐵券一張,結(jié)局是滅門,株連一萬五千余人死……”越千玲轉(zhuǎn)頭對蕭連山很淡定的說。“太多了都不用詳說,反正最后就一個字,死,朱元璋一共封賞了三十四家丹書鐵券,幸免于難的只有兩家。” “啊,這不是扯淡嘛,給了免死金牌一點用都沒有,翻臉照殺無誤,這算什么免死金牌啊。”蕭連山大吃一驚的說。 “這群功臣平日都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恪盡職守,可一旦有了丹書鐵券,就認為有了護身符,不知不覺中會變得的有恃無恐,這就是朱元璋賞賜丹書鐵券真正的用意,這群功臣如履薄冰的時候不會犯錯,但是松懈下來朱元璋要找一個誅殺的理由就簡單多了。”越千玲淡淡一笑回答。 我點點頭,正想說話忽然想起剛才越千玲說的一句話,愣了一下皺著眉頭說。 “不是兩家,是三家!所有得到丹書鐵券最后沒被誅殺的除了華高和湯和外,還有徐達!” 我連忙走到亭子外看著對面的勝棋樓恍然大悟的說。 “徐達在莫愁湖并不是讓朱元璋龍顏大悅,是讓朱元璋起了殺心,而朱元璋留下對聯(lián)是想告訴后世帝王,不殺徐達是因為天下公道,因為徐達有丹書鐵券,免其一死。” “可這和明十四陵有什么關(guān)系呢?”越千玲疑惑的問。 “你們怎么還不明白,朱元璋留在對聯(lián)里關(guān)于明十四陵的線索就是賞賜給徐達的丹書鐵券!”我興奮的大聲說。 “明十四陵的線索在丹書鐵券里……”越千玲剛瞪大眼睛露出欣喜的表情,慢慢又黯然下去。“明代丹書鐵券傳世極少,而且分左右兩邊,這都幾百年了,不要說找到徐達完整的丹書鐵券,就是找到其中一半也不容易啊。” “不要去找徐達的丹書鐵券,朱元璋一定也會想到丹書鐵券也有會遺落的可能,所以他不會把線索放在丹書鐵券上。”我淡淡一笑胸有成竹的說。 “你剛才還說明十四陵的線索在……”越千玲停頓了一下,恍然大悟的笑起來。“是丹書鐵券上的銘文,這些都記錄在明史中,會一直流傳下去,永遠也不會損壞。”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