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四十五章 怕不怕?(5000)-《詩與刀》


    第(2/3)頁

    梁伯庸看了徐杰片刻,隨后臉上一笑,說道:“文遠,說實話,當初是我主動想結交你的,從大江郡出來的士子,就屬你聞名最甚,也就屬你交際最廣,所以結交你也帶了一些私心,也想著往后官場上有個助力。熟識一年有余,不知為何我又對你起了許多信心,總覺得你什么事情都做得好,什么事情都辦得成。一個新科進士,能隨時入宮見到皇帝陛下,你說這天下何曾有過這樣的新科進士?你說這叫人多么羨慕?”

    梁伯庸說到這里,停了停,也去看徐杰的反應,梁伯庸說的話語在他自己看來太過直白,直接跟徐杰說當初結交他是有私心,這件事情,梁伯庸怕徐杰聽了會生氣。

    徐杰沒有生氣,反而笑意更甚,當初梁伯庸主動與徐杰說那名人書法造假的事情,徐杰又一次想起來了,只覺得很有趣。

    梁伯庸見得徐杰沒有絲毫不快之感,方才又道:“考進士,我考了三次,求的也是出將入相,光宗耀祖,若是再說點圣人之言,那就是為國為民。文遠,跟著你干的事情,捉拿那些貪官污吏,算不算為國為民?”

    徐杰鄭重其事點頭答道:“自然是為國為民!”

    梁伯庸又問:“辦這般的差事,立功了是不是加官進爵不在話下?”

    “加官進爵也不在話下,功名利祿,這緝事廠,往后必然就是名利來得最快的地方。”徐杰對于這件事情極為有信心,那老皇帝一時半刻還真死不了,這是徐杰去邊鎮之前知道的,所以加官進爵的事情,已然有了保障。

    梁伯庸聞言大笑:“哈哈……往后文遠若是還有王羲之之類的帖子,是不是還借給我看看?”

    徐杰也會心一笑,點頭答道:“借可以借,就怕你不還。”

    梁伯庸說借去看幾天的《快雪時晴帖》,過去幾個月了,當真沒有還回來,但是梁伯庸一點也沒有尷尬之色,反而說道:“越看越是喜歡啊,越看越是舍不得還了。”

    徐杰笑而不語,顯然是不在意。《快雪時晴帖》對于徐杰來說,不過就是一個古代名人的一封信,沒有了其他的意義。對于梁伯庸來說,那就是畢生的摯愛,意義非凡。

    好東西,就應該放在有意義之人手里,這才是合適的。

    徐杰笑言一語:“有人說生死有命,下一句當是富貴在天。我卻不這么想,生死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可以選的,富貴是絕大多數人的追求,這個追求對你我而言,不在于天,在于你我要不要去追求。”

    “此話有理,深以為然。”梁伯庸點點頭,知道徐杰說的是什么意思,想要多大的回報,就要冒多大的風險。隨后抬手一指:“文遠,摘星樓!”

    興許兩人經過這么一番交流之后,才真正成了一路人,才真正坐上了同一條船。其中意思,也并非說以往兩人個互相有猜疑,而是說徐杰并沒有攤開來說過,徐杰沒有給過梁伯庸選擇權,就直接把梁伯庸拉到了這個旋渦當中。

    所以徐杰是有擔心的,此時,徐杰把這選擇權給了梁伯庸,梁伯庸自己選完了,那一切也就不必多言,徐杰心中也不會再有擔心,否則總有一種逼人冒險的負罪感。

    興許歐陽正對于徐杰,也有這種負罪感。這也是歐陽正急著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徐杰傳宗接代的原因之一。

    徐杰與歐陽正還有一個區別。那就是歐陽正心中會怕,怕有個萬一,怕萬一落得一個不好的結局下場,也許“萬一”這個詞也用得不對,也許那不好的結局在歐陽正看來也屬正常。徐杰沒有這些擔憂,徐杰有的是歐陽正當年的那種銳意進取、一往無前,徐杰還有自己手中的刀。

    兩人上摘星樓,摘星樓也還是那個摘星樓,只是徐杰再也不用去寫那投帖詩了。這就是所謂名家大儒的優待,徐杰離那名家大儒興許還有一些距離,但是以名聲來說,一個“青年名士”的名頭,也當得起的。

    徐杰又看到了一個不愿意見到的人,杭州許仕達,新科狀元,如今的大理寺五品大理寺正。還是上次被方興打了一頓的文官。

    京城比較上層的文人圈子,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來這摘星樓的,也不是一般人家,而且大多并不年長。來來去去,其實也就那些人,連帶徐杰來了幾次之后,也有許多熟臉。

    所以徐杰又遇到許仕達這么一個春風得意馬蹄疾的狀元郎,并沒有多少意外。只是徐杰自己覺得有些意外。

    連帶許仕達看到徐杰之后,也是愕然一下,他心中多少也有些意外,因為他知道徐杰出京辦差已經有兩三個月了,可見許仕達還真一直關注著徐杰,關注徐杰只為一事,那就是報復。

    兩人自然不會見禮,徐杰自顧自尋到窗邊的桌案坐下,今日約梁伯庸出來,其實主要就是為了說路上的那一番交心之語,言語不長,來去幾句,已然足夠。其次才是消遣放松。

    許仕達見到徐杰進來,還有一些疑惑,還掰著手指頭算了算日子,算的是朝會的日子,許仕達最近頻頻上書彈劾緝事廠指揮使徐杰毆打朝廷命官,這件事情老皇帝應該是知道了,許仕達一般時候沒有資格參與朝會,但是許仕達也在等著朝會的時候老皇帝當有個處理定奪。

    歷朝歷代,皇帝朝會,并非是每日都要早朝,朝會多少,不僅看禮制規定,也看皇帝是否勤政。有規定一月三次的,也就是十天一次,有規定五天一次的,不一而足。皇帝勤政,也會多朝會,兩三天一次的也有,皇帝如果不那么勤快,就會少朝會。若臨時有大事要著重商議,那是例外。還有就是重大日子,也有大朝會。

    歷史之中,從古至今,鮮少有需要日日朝會的,每次早朝只在明朝朱元璋開國之后短暫實行過,后來慢慢就荒廢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阳县| 肃南| 呈贡县| 武宁县| 松原市| 汉沽区| 外汇| 抚远县| 舞阳县| 宣威市| 成安县| 许昌县| 东兰县| 武定县| 甘孜| 教育| 丰县| 德安县| 商丘市| 襄城县| 屏南县| 上林县| 武义县| 东阳市| 游戏| 吴忠市| 岚皋县| 红原县| 广饶县| 玉林市| 洪洞县| 长武县| 庆云县| 珲春市| 资阳市| 射阳县| 万山特区| 茌平县| 宽甸| 天门市| 盐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