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你說什么?” 張朦朧的這一句話似乎直接戳到了他們的痛點。 就是因為年少成名,在40多歲就拿到了院士的頭銜,這就注定他們每一個人的研究只能在深度上生根,而不可能有多廣。 但是他們有自信,在自己課題的領域上,不可能有什么人比他們更加出色了,畢竟這是他們二十年如一日的研究成果。 現在居然有人說,他們研究室了20多年的東西,還是別人玩剩下的,這讓他們怎么可以接受? “年輕人,你太狂了,這不是什么好事。” “沒有本事的人太狂,這確實不是什么好事,但是我有這個本事,我狂又怎么樣?”張朦朧走到了會議室的主座上,“今天大家既然來都來了,不如給我一點時間,我張朦朧有沒有資格帶頭去參加這一場議會,各位一看便知。” “行,我們到是要看看你究竟能講出一些什么東西出來!”幾位學者們都坐在了各自的座位上,一臉看戲的表情看著張朦朧。 “既然王瑋院士的情緒這么嚴重,那我們就從王院士的課題來吧。” 張朦朧打開了一個ppt文件,“高分子材料在仿生細胞上的產業化應用,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專業領域,要是能做好,確實可以造福很多人,不過在我看來,王院士的仿生細胞還停留在很初級的階段,甚至說連初級階段都算不上。” “好大的口氣,”王瑋說道,“我承認,現在的人工模擬細胞確實還在很初級的階段,但是在全世界,沒有任何人的研究可以超過我,光是細胞膜囊泡結構的大分子自組裝,就成為了一個巨大的難題,除了我的課題組之外,還沒有任何人可以做到不同尺寸囊泡的制備!” “我知道,”張朦朧點點頭,“我從來沒有否認過王院士的成就,但是您的這些東西在我眼里,其實算不了什么,您雖然可以獲得不同尺寸的囊泡,但是生物細胞膜表面是特異性的,功能化的而且極其復雜,你們獲得的囊泡卻是均一的,我說的沒錯吧?” 王瑋臉上的表情顯然變得稍微有些難看了,很顯然,張朦朧研究過他的課題,并且知道他現在的研究瓶頸在什么地方。 “關于如何實現囊泡的差異化和功能化,您已經研究了五年的時間了,不過還是沒有什么重大的突破對嗎?” “你到底要說什么?”王瑋問道,“雖然你說的那些都是事實,但是我做不到,其他人也做不到,我的研究還是最頂尖的。” “其他人是做不到,但是我做得到,”張朦朧將ppt翻到了后面的部分,“我已經通過了一種納米粒子完成了囊泡的功能化,而且解決了界面相容性的問題,這是我的研究資料和相關的原理!” 關于這個課題,張朦朧足足講了40分鐘有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