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莫名其妙!”nature期刊的編輯放下了電話就開始繼續自己的審稿工作。 “怎么加馬斯?”邊上的一個同事笑著在他的桌子上放了一杯咖啡。 “沒什么,就是一個想要讓我提前審稿的人,說自己是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奔玉R斯喝了一口咖啡,語氣中充滿了戲謔。 “哈哈哈,我昨天還接到了三個諾貝爾化學獎和兩個諾貝尓物理學獎獲得者的電話呢,”加馬斯的同事笑道,“結果我一看他們的文章,連三等文章的層次都到不了?!? 在他們nature雜志社,投稿的文章是分成四個等級的,最低的就是三級,就是通篇看下來無比平庸的文章,這種文章基本上就是直接打回去了,這種文章的比例在90%以上。 二級文章就是在學術上有一定的突破性,經過一番修改,有機會可以升到一級。 至于一級文章那就是需要他們這些編輯們引起重視的,達到一級文章的水準,經過一些修改和補充數據等等,是有很大的機會在雜志上刊登出來的。 而最高的等級那必須在選題上就有一定的突破性,而且內容要非常充實,一般都是解決某些學科的基礎問題或事在應用方面有著巨大突破的,轉化成經濟效益那需要用10億美元以上來衡量的。 但是這樣的文章實在是太少了,頂級的文章經常就是好幾年才能遇到一篇,一旦被發現,那這些編輯們可都是卯足了勁搶。 要是運氣好,這一篇文章的內容獲得了某個世界級的獎項,他們這些責編的名字也會出現在相應的文章上,最直接的就是會有一筆豐厚的獎金。 “你要不要提前從庫里提出來看一看,說不定人家真的是能拿到諾貝爾獎呢?” “哈哈哈,要提你去提,別在這兒打擾我工作!”加馬斯一臉頭疼,“我已經很久都沒有看到高質量的文章了,要是這個月再沒有什么好的文章提交上去,主編可要找我麻煩了。” “那你繼續,我去撈撈看有沒有什么好的文章,”加馬斯的同事回到了工位上,開始在今天的數百篇投稿里撈魚。 這樣的場景幾乎發生在每一個頂級的期刊中。 雖然歷史上出現過很多類似的情況,比如說某個諾貝爾化學獎的獲得者被拒稿,或者說稿子在庫里放了一兩年的時間才被看到,但那畢竟是少數,一年能有幾個諾貝爾獎的獲得者?運氣這么好剛好輪到他們? “今天還真的是沒有什么高質量的稿子,”加馬斯的同事莫哈德開始在投稿的系統里看了起來。 《基于“低波拉數”證明貓可以是固體也可以是液體》 “真是鳥大了什么林子都有,這種文章也有人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