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章 八方支援-《回到山溝去種田》
第(3/3)頁
最大的不同,就是民眾極具想象力和飽含熱情的各種自發救援活動。
他們將這種現象總結為他們自己熟悉的一個名詞——公民社會,并訝異于它在中國的產生。
因地震而出現的志愿者大軍,讓西方民眾意識到,中國社會的印象和形象,與以前的官宣有多么大的反差與不同!
對于這一切,李君閣表示不屑一顧。
倉廩實而知禮節。以前那是大家日子都過得緊吧,但是中國人的傳統家國,民族觀念,那是早就銘刻到了骨子里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梁惠王上》,那是兩千多年前的事情!
根據系統的統計,僅在十五日這一天,就有至少五萬名志愿者以蜀都為中轉地,想盡一切辦法奔往災區。
要是加上各地的志愿者,和一些臨時的義工,那數量更是龐大!
對于突如其來的志愿者大軍,災區基層干部們的感覺是復雜的。
大家都缺乏經驗,甚至是缺乏信任。
對于這些開著自己的汽車,拉著藥品食品,背著各種裝備,眼里透著殷切淚光或舉著寫著各種字號旗幟的人們,干部們既感欣慰,也感緊張與頭痛。
欣慰的是,在人手和物質緊張的情況下,來了救兵。
緊張的是,不知道那些寫著各色文字的旗子的qq群,微信群,有沒有在民政部門的登記名單上,有沒有別有用心甚至居心叵測的人。
而頭痛的,則是原本就緊張的災區供應狀況,會不會因為急劇增加的志愿者人數而顯得不堪重負。
這種疑慮,廣泛存在于災區各級干部們的頭腦中,其實這是源于他們對志愿者這個概念的陌生。
最初階段,整個蜀都市,負責登記和接待志愿者的工作人員只有五十人。
這樣巨大的反差。背后所顯示的,是政府有關部門對志愿者的熱情估計不足。
雖然多數志愿者為救災工作做出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但其中也發生了一些因情況不明而出現的過激場面。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十三日下午到十四日上午,大量超出接待能力的志愿者的涌入,而各地民政部門只能采取傳統的登記注冊之類的形式來進行管理,肯定應接不暇。
這種方式,肯定與如火的災情和志愿者們急迫的心情形成尖銳沖突。
后者認為這是相關部門的官僚作派,而前者則認為志愿者不愿意接受管理。
二者之間所發生的沖突,除了是因為事情緊急,管理部門人手嚴重不足,還有一條重要的原因,就是志愿者和政府相關部門彼此之間,了解太少,而誤解,太深。
稍有一點點小小的風吹草動,都會被放大和被誤讀。
很多志愿者捐贈的救援物品上,除了寫著“中國,加油”“汶江,雄起”之類留言,還寫下了要將物質送到災區群眾手上,而不是基層政府手上之類的字眼。
這其中所表現出的擔憂與不信任,也是長年憑印象積累下來的。
加上志愿者們本身也比較盲目,他們自發行動造成的結果,就是越有名的災區,得到的救助數量和質量越高。
一些靠近路邊交通方便的村莊,被一次又一次重復救助,而一些偏遠的災區,卻因為信息的閉塞,而被忽略掉了。
這其實是一種長期積累和各行其是之下的矛盾。而災難帶來的,是一次沒經過預演的突然碰撞,讓這矛盾一下子暴露了出來。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襄城县|
南昌县|
遂川县|
平安县|
丰都县|
扎赉特旗|
彭州市|
文水县|
昭通市|
鄄城县|
凉城县|
镇巴县|
南康市|
大丰市|
灵台县|
上杭县|
米林县|
象山县|
莆田市|
泾阳县|
邓州市|
建始县|
千阳县|
长葛市|
罗江县|
吴忠市|
木里|
宣城市|
怀集县|
当雄县|
外汇|
昌平区|
贡山|
海门市|
洞口县|
桂阳县|
手游|
垦利县|
汽车|
乌拉特后旗|
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