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畢竟原版是張國容,他很難短時間內把握到對方那種千轉百回,愁腸百結,哀怨緋惻,又帶了那邊點像在耳邊呢喃的感覺——何況人家本身就是知名歌手,又是主演。 所以葉青這邊的情緒,可以用和聲來襯。 而這句之后,費玉青也接著唱道:“紅塵里,美夢有幾多方向 找癡癡夢幻中心愛 路隨人茫茫...” 這一段相比第一段,加入了節奏稍快的鼓點,所以整體感覺就是很正常。費玉青削弱了他的個人風格,增加了一些流行的唱法。 “人生是,美夢與熱望 夢里依稀,依稀有淚光” 而聽到這里,臺下的人已經發現了: 編曲依舊是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版,甚至沒有用上葉青最喜歡的渲染情緒的弦樂。但是又恰巧地在這一段本是重復的節奏里,有意用人聲和聲把節奏往低了帶。 然后再等到費玉青開唱:“何從何去去覓我心中方向 風仿佛在夢中輕嘆 路和人茫茫...”的時候。 任賢齊在邊上悄聲對許魏洲講解道: “這思路好清晰,欲揚先抑,人聲帶節奏做鋪墊,居然就把層次感做出來了,很厲害。” “對,小哥的個人音樂風格太獨特了,感覺其它聲音很難融入。這次直接用大量和聲的方法,也真的很好。” 周深在一旁點頭贊同,不過又有點猶豫: 兩次合作,葉青都用到了與和聲相關的唱法。會不會用多了就不太好? 但費玉青這么多年了,一直都是這個風格,而葉青想要融入,和聲確實是最合適的方法... 然而,就在中間古風樂器跟現代電子樂器相結合的那段鏗鏘有力音樂后,直接變成葉青用普通話主唱: “人間路快樂少年郎 在那崎嶇,崎嶇中看陽光...” ... 切換成普通話版本,風格瞬間按照葉青的感覺走了起來。 費玉青則切換到了和聲的位置。 “哇...” 周深輕聲低呼,因為葉青這一轉變,轉換到他熟悉的語種,那種各有不同,茫茫人海,路由心生得感覺... 卻又聽出有一絲絲的不舍。 稍稍削弱了氣氛,但劇情瞬間鏈接,兩人的人鬼殊途,小倩的回眸,采臣的婆娑淚眼... “絲絲夢幻般風雨 路隨人茫茫...” 而從技術上來講,并不是所謂的感動了我自己,觀眾就也會被歌聲感動。 周深很明白,葉青這次能感覺一下子出來,是因為技術上他的情緒輸出層次很復雜,需要保持穩定喉位的同時,還要精準地控制高低位置泛音的比例。 這個難度,無異于用聲音走鋼絲。 難怪,葉青粉絲調侃他懶,商演都不跑。私底下,人家把時間花在這上了。 “嘩嘩嘩...” 又是電音長笛聲響起,一曲結束,觀眾依舊滿臉驚喜地鼓掌。 如果觀眾們這兩期都聽過之后,可能不懂,為什么同樣也是和聲打底,但是這次的感覺和第二期還是有明顯差別。 那臺下的專業音樂人就很清楚了: 這就是功底。 而且并沒有在他把握不大的粵語部分,加入過多的層次,只是用了欲揚先抑。 換到歌曲后半部分,切換成普通話才用了大量情緒,梅開二度的欲揚先抑,直接爆發出來情感,成為主角,甚至都有點淹沒費玉青的部分,這就和《一剪梅》明顯不同。 “厲害厲害。”還能說什么?十票奉上。 也就是這首歌之后,臺下的歌手都不用擔心疲乏的問題了: 和聲只是一個方式,但不只這一種。 就好像原版歌曲是一個土豆,葉青處理的方向是用刀處理,但刀有各種刀,處理,也能切絲,切片,切丁...還能后續油炸,煎烤,水煮...最后還能加香菜,魚腥草,蔥花... 而原版歌曲,還可能不是一個土豆呢? 還可能是花菜,辣椒,南瓜... 如果是個好廚子,那什么菜都能上,甚至還能結合創新。 而葉青,顯然是個好廚子。 “我算是明白了。”任賢齊更欣賞了:“他做歌的方法太多了,沒有定式的,下一期肯定不一樣。” 羅琦也點頭,這種積累,看得出他私下還是在不斷學習,不過她忽然想起來:“下一期是團戰淘汰賽,應該是有新的組合了吧...” ... 葉青和費玉青唱完之后,勤深深組合上臺表演了《心如刀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