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如果此刻還有誰比葉青頭疼的話,那肯定就有金曲獎的評審班子。因為有一說一: 這個獎確實早就大不如前了。 當年那可是一眾大咖云集,各種追捧,大咖到場都不一定拿獎。 而且還有比較強的地域保護問題,評選規(guī)則問題,以及組委會也很強硬,遇到一些歌手表達不滿,可能直接還會冷凍處理。 但風水輪流轉,現在么? 仍然是有幾分傲慢,仍是地域保護主義,也肯定沒有當年那樣支棱了。而除開這些,它多數時候確實也在按照一套標準在評選。 所以算國內不多的,還尚有含金量的獎項。 國內其他多數獎項,葉青也就出道第一年去,后續(xù)就沒有去參加了。 金曲獎么,還是值得關注的。 因為話說回來,葉青現在的爭議,有一個重要的點就是: 獎項,且是有含金量的獎。 所以公司這次才會三張全報名,就是為了能夠拿獎,或者說,拿更多的獎。 但對于評委會來說,悲劇的是,怎么評? 他們就不僅要問了,一個人在同一屆三張這種程度的專輯,就問怎么評? 而且跟其他獎相比,它還是很注重平衡的。 也不會給一個人獎項給太多。 一是評審規(guī)則的考慮,二是保持自己的權威性,又要照顧其他參賽選手,還要保持得獎選手對下一次金曲獎的念想。 但是,就問這三張該怎么平衡? 放在以前的年代,還可以有其他精彩紛呈的專輯,分別獲獎,但如今呢? 所以想來想去,可能還要靠一些資歷深的歌手,來壓住葉青;但那樣的話,也不一定能服眾,總之都不好弄就對了。 張靜作為業(yè)內人士,很明白朋友的苦惱。 因為前些年,是因為實在是選不到合適的獲獎者,以至于影響力也越來越低呢,爭議性也并沒有減少,他們巴不得有一個又有人氣又有作品的人出來這邊。 所以葉青要只是發(fā)了一張專輯,那邊肯定很開心的。 但是三張? 什么時候,華語樂壇能產出這么厲害的新人了,而且比起來以前,感覺都還要更厲害些。 所以是ㄍ一ㄥ住,還是怎么樣... 確實就是今年的一大難題了。 ... “ging住?什么意思...” “噢,灣灣那邊說的,硬撐住的意思。” 張靜笑了,她幾乎是把朋友原話復制過來,這會才反應過來解釋道:“總之你讓他們確實很不好做。” 葉青便打了個哈哈: “這個我確實就是不了解了,哈哈。” 反正他說什么話,基本上都改變不了那邊的評審結果,就不用太關心了。 “好吧,也有道理,那我們來聊聊關于你新歌的事情吧。”張靜見好就收,隨即轉向大綱上的問題,開始訪問:“外界現在都很好奇,你新歌是怎樣制作出來的,因為水準已經可以說達到了非常高的等級了。” “確實挺耗時的,去年開始慢慢制作,也花了不少時間...” 這些東西都是套路化的了。 葉青也就正常回答了一遍。 張靜先是邊點頭邊聆聽,末了,補上一句:“原來是這樣,不過網上有一個說法,說你的這張單曲已經超過了很多前輩歌手的歌曲。關于這個事情,你怎么看待呢?” 他于是更是坐直了身子,認真道: “首先我覺得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的特點,以及當時的環(huán)境和喜好,所以首先肯定不用把這些拿出來直接對比,其次我本人也認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