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夜的第七章》并不是一首容易唱的歌,而且它的風格確實是冷門的,提到的《福爾摩斯》故事也是外國的。 是的,雖然福爾摩斯也是大名鼎鼎。 但很多人也就是聽過他的名字,對他的具體故事并不是很了解。 所以現(xiàn)場,包括觀看直播的很多觀眾其實是不能第一時間了解到歌詞背后,精妙絕倫的設計。但有一個詞叫“不明覺厲”用在這里,就特別合適: “不知道說什么,給大家表演一波我的膝蓋在鍵盤上扣的66666吧。” “我是流行音樂的大三學生,接下來讓我為大家解說一下這首歌,我不配,好的,今天的解說就到這里...” “前面的,我導師剛才都發(fā)朋友圈了,說了這歌水平很高的...” 滿屏幕除了“666”“給跪了”之類的震驚, 還有正兒八經(jīng)的評論,甚至由于彈幕字數(shù)限制,有人還分好幾段,都要發(fā)出來。 但是外界的解說絕對不只是這么簡單的。 9點30分,終于有第一條正兒八經(jīng)的專業(yè)音樂人胡紅旭,長篇評論出來了。但不是分析——沒有人敢在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能說,對無論是歌詞,編曲,風格,設計等等做一個評論。 再資深也不敢,或者說: 越是資深,越是知道世界之大,人還是需要不斷進步的。 但他們與此同時,又是很能從其他方面評說的。所以知名樂評人胡紅旭再次率先發(fā)博: “其實聽這個名字你就知道,暗黑哥特風它并不是一個大眾的風格,甚至不能說是一個受歡迎的風格,但并不代表這個風格本身就不好。事實上,一直有很多很好的小眾風格音樂,只是流傳不廣,很少為人熟知,也就很難被肯定。 但今天我聽完《夜的第七章》,我只能再一次感慨葉青做出了引導。我覺得這首歌或許可以改變國內(nèi)的音樂,以流行度、以傳唱度為重的價值觀。 因為確實很多小眾音樂很厲害,但它們只能讓我們這種專業(yè)人士覺得厲害。而《夜的第七章》,它讓每一個聽過的人都知道,它很好,很厲害,才更能證明以前的價值觀不是絕對的。 所以我可以說這歌就是沒那么好唱的,就像《愛在西元前》一樣。但哪怕它這么不好唱,但這首歌只需要出現(xiàn)在你的耳機里,你都能聽到它就是一首你只需要欣賞就好了的歌。 最后,順便提醒一下大家,10點鐘qq音樂會獨家上線歌曲的mv,據(jù)說拍攝花了800萬,拍了四天。” 于是最后一個順帶提醒,直接又把一部分人給看呆了。 四天,八百萬? 好家伙,這是一個mv應該有的數(shù)字嗎? 而看這個數(shù)字,就知道葉青對這首歌何其重視,也就讓很多樂評人也不敢輕舉妄動。因為大家明顯感覺到,以葉青這么懶的性格,遠赴英國拍攝,耗資八百萬? 那他這首歌的mv肯定不會是簡單地幾個鏡頭拼接,也絕對不是什么回顧案件發(fā)生的場景。 而應該是... 是什么,他們也不知道,只知道肯定肯定很重要。 ... “真是頭疼,《愛在西元前》讓我們看了兩河流域歷史,現(xiàn)在葉青又讓我們要看《福爾摩斯探案全集》了。” 辦公室內(nèi),葉青的新歌讓自媒體們又一波哭天喊地,包括上一次買了歷史書的楚甄,只能再度感嘆:“要了命了,蹭熱度的門檻,怎么在葉青這里越來越高了啊?” 之前看個一兩本,現(xiàn)在要看全集? 這波啊, 這波,利好當當網(wǎng)。 還好,葉青這次提供了一個其他的選項,看mv也可以分析一波吧。 “還有三分鐘了,都過來吧,別做準備了。”屋內(nèi)傳來一聲呼喊,隨即楚甄和小伙伴們進了屋。這里的投屏已經(jīng)布置完畢,大家也各自搜集了些福爾摩斯的資料,然后搬著凳子過來做好。 “你搜集了多少?我就看了點,不太多。” “我也是,一會看完mv的話,要分析肯定不夠的,估摸著又蹭不到熱度了。” “沒事,我們就大概寫一寫,其實看得人多半也不懂。真要有人來罵,反倒還有熱度呢。” 還是老徐厲害,楚甄暗自點頭: 也是,不然人家現(xiàn)在已經(jīng)連續(xù)好幾個月貢獻出最多的點子呢。 而不多時,mv終于開播。 只是點開后,還有個花樣。那就是這首歌的mv居然是兩個版本,一個差不多十分鐘,一個就是正常的歌曲長度。 所以... 他們當然是選擇長的那個咯! 再次點擊,畫面鋪開一張泛黃且有些粗糙的信紙。伴隨著“得得得”的打字機聲,一行行英文隨之浮現(xiàn),好在翻譯也有緩緩打出: “這一切都從那個冬天的寒冷夜晚夜晚開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