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八百六十五章 山高水長悉不可阻-《酒劍四方》


    第(2/3)頁

    “不愧是佛門清凈地中人,能說會道,如是這方陣不曾收我佩劍,又怎會妄動刀兵,占便宜時慈悲為懷,被人占了便宜又要說上句和氣為貴,好處與理,總要給我留一樣吧?”

    不空禪師許久未曾言語,見過眼前老僧過后才是起身,向吳霜看過一眼,略有責怪,所以后者就老老實實閉口不言,抱起青霜,淡然看向兩人。

    吳霜歷來對天下佛門道門不曾有多少成見,畢竟時常能聽聞大災之年有本就窮苦的道人下山煮粥接濟百姓,有那等心存大善的佛門中人憑破寺照料過無數棄兒,更也曾聽聞過世上烽火狼煙起的時節有修行之人苦修,愿替人分去世間苦難,一樁樁一件件,聽來倒亦是感嘆,不過實在是對這等要占好處,還偏偏要強行掰扯出些理由的言語無丁點正眼相看的心思,因此這位披住持袈裟的老僧露面時,吳霜全然無分毫恭敬之意。

    而不空禪師知曉吳霜性情,于是這等失禮言語同方才斬去大陣虛影的舉動,不空禪師并未多管,只同眼前不求寺住持寒暄幾句,言說幾句客套話與佛門之中的場面言語,就要隨不求寺住持進寺觀瞧,即使是未曾明言可否愿將佛門七妙與鐘臺古剎眾僧一并接來,但總要見過才好說話。

    覺念卻是始終跟隨不空禪師,僅是與自家住持見禮,便再不開口,始終慢不空禪師半步,亦步亦趨,反倒像是跟隨自己寺中住持那般恭敬有加,跟隨在不空禪師身后。

    世間人評點佛門高低參差不齊,極力推崇或是不屑一顧者從來都不缺,但大多皆以為佛門中人處世最高明處,在于能將風波化去,三言兩語就再度教人心生平和意味,算是門相當高明的本事,饒是吳霜這等脾氣,經不求寺住持幾回言語,亦不好言說過多,再見不空禪師從始至終都不曾多加提點,索性將青霜立在洞窟正當中蒲團處,悠哉游哉隨身前三人邁步,分明眼前乃是洞窟石壁,邁步之后,幾人身形卻盡是消失。

    再踏步抬頭時,已在不求寺山中。飛雪突兀散盡,天光放亮,天外扯晚霞相迎。

    不求寺外石階很長,不空禪師與不求寺住持并肩而走,言語不停,吳霜卻并不在意,只是兩手搭起抱住后腦,閑散邁步再邁步,瞧山間景致,聽空谷靜謐,唯有北風之中夾雜禪唱聲而來,故顯得山間更幽,乃是處不可多得的好去處,莫說是在此間清修,饒是開門立宗,也屬個好去處,且不說寺中人佛法修為如何,但立寺之人的眼光倒是極佳,惹得吳霜都覺得有些贊嘆意。

    四首座立身在寺門前臺階等候,僅遮世一人尚在悟道,依舊盤坐在地。

    “清修寶地,難怪要走出許多能人來,”不空禪師當然也瞧見了遮世盤坐在此,難免生出些笑意來,并無甚顧忌伸出手來,將遮世頭頂的斗笠取下,抖去積雪,又是仔細放回原處,“代代有才人高僧走出不求寺,乃是天下佛門的幸事,鐘臺寺中已有多年不曾見過悟道的年輕僧人,雖說有些觸戒,可還是難免一時生出些艷羨心思來,還請勿見怪。”

    “同屬佛門,一寺之中有人悟道,便是天下佛徒佛法精深一分,能距佛陀法位再進一步,自可同喜,”不求寺住持亦是笑道,“何況遮世修行多年,我這師父不見得指點多少,反而是去過一趟鐘臺寺,回山過后自行悟道,說起來還是不空師兄的佛法更為精深些,雖不見得將佛法佛理掛在口中,可已是印入本身言行當中,比起我這等尚不能動用自如的后輩,還是要更高些。”、

    吳霜早已懶得聽聞二人兜圈吹捧,也不顧周遭人仍不曾動身,借晚照孤身入寺,閑逛幾步,徑直走入正殿當中。

    正殿仍有眾僧環繞,坐于金身周遭誦經不止。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林| 罗江县| 通许县| 兴城市| 壤塘县| 阳高县| 新民市| 阿瓦提县| 谢通门县| 瓦房店市| 长泰县| 德令哈市| 绩溪县| 洛川县| 青铜峡市| 南阳市| 黄浦区| 黄冈市| 双城市| 洪湖市| 墨竹工卡县| 延边| 昌邑市| 宁远县| 聂拉木县| 乌兰察布市| 白水县| 西平县| 蒲江县| 嘉鱼县| 休宁县| 桦甸市| 儋州市| 衡阳县| 弥渡县| 固阳县| 贵德县| 襄垣县| 榆林市| 大宁县| 婺源县|